美丽的光山县城东城一角。盛 鹏 摄

□特约记者 盛 鹏 熊博文

就“十一五”期间光山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日前,中共光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文宗锋接受了记者专访。

文宗锋说,“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光山人民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可以说,“十一五”的5年,是光山县科学发展硕果累累、和谐发展普惠民生、率先发展精彩纷呈的5年。

“‘十一五’期间,光山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显著增强。”谈到该县经济指标快速增长时,文宗锋欣慰地说:“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1.79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3170元,比‘十五’末增长145%;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4亿元,较2005年增长138.4%,年均增长19%;5年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0.3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87倍,年均增长39.1%,比‘十五’期间高出17.5个百分点;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7.85亿元,是‘十五’末的2.36倍,年均增长18.7%。”

文宗锋介绍说,“十一五”的5年,是光山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5年。5年来,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中心村、试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开展“六城联创”,加速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截至目前,全县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达15.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1.5%。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增强,2010年农业总产值预计达42.39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9.55亿元。5年来,光山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商品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4.5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完成324种水稻品种实验,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在98%以上。

文宗锋说,“十一五”的5年,是光山工业经济实现腾飞的5年。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7.4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80.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到113家。目前,全县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到50家,20万吨甲醇生产线和日产45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县初步形成了化工、新型建材、纺织器材、羽绒服装、茶叶运销及农副产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尤其是羽绒服装产品产量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0%,羽绒产业已成为光山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光山县千鹅冲矿区已探明钼金属贮量约6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0亿元,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钼都”。

文宗锋指出,“十一五”的5年,是光山项目建设精彩纷呈的5年。5年来,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机遇,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对产业集聚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聚区功能。截至目前,集聚区建成面积3.8平方公里,“四纵三横”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进驻企业102家,其中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3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2010年实现主营收入25亿元,利税3.8亿元。

文宗锋说,“十一五”的5年,是光山民生质量明显改善的5年。5年来,光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0多公里,改造危桥14座,累计投入资金4亿元,受益群众达80万人;已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有各类医疗机构398个,病床位1496张;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受益人口增加到1.69万人,覆盖面达到9%,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3.03万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4.2%以内;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率及新农合参合率在9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2780元,年均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4910元,年均增长12.6%。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惠及民众。

文宗锋表示,在“十二五”的伟大征程中,光山县委、县政府将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为指导,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努力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的新光山,创造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