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
极端天气曾不止一次给我们的交通和民生带来重创。2008年初南方地区冰雪天气的阴影仍在,今冬一些地方的雨雪天气已使多条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延误,物流受阻。就在不久前,连续的大雪天气让欧洲多个国家交通陷入混乱,大批旅客滞留。
在科技日益发达、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备、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的今天,一场大雪或一次台风仍然能轻而易举地破坏平日运转良好的公共秩序,可见极端天气的危害并不因经济社会发展而减小。相反,由于人员物资流通性加大,社会运转频率加快,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增加。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天气变化,未雨绸缪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准备工作。
大量事实告诫我们,极端天气发生之前预警不足、相关保障力度不够、信息发布渠道不畅等,是气象灾害损失加重的主要原因。由于气象灾害影响广泛,涉及交通、电力、通信、农业等各行各业,所以防灾减灾也需要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覆盖广泛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方位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体系。但也应该看到,不少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许多地方防灾减灾工作还比较被动。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人们对气象灾害及如何防灾减灾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表明,今年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灾害都将是一项重大任务。
元旦将至,一年一度的春运也将开始,数以亿计的人准备踏上与亲人团圆的旅途。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过个平安年,需要政府、群众都绷紧天气这根弦。政府要加快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应急保障体系,个人则应选择好出行的时间、方式、路线,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性天气。
希望人们未来的旅途有的是银装素裹的美景,而不是出行的困扰、滞留的痛苦。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