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满顺

如果说全市科技工作已结出累累硕果的话,那么,市林科所便是那硕果累累枝头上色彩绚丽的果实中的一个。近年来,该所全体人员在所领导班子率领下,坚持“科研立所、项目强所、人才兴所”的发展战略,按照“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的工作思路,凭着一腔不懈拼搏、不懈奋进、不懈努力的工作热情和对林业科研事业那份非同寻常的激情,以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气魄,抓住林业科研这个重点,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精神,努力搭建三大科技创新平台,使我市林业科研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该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林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在林业科技攻关、科技成果示范与推广、科技扶贫与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21项(次),在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均跻身于全省市级林科所前列,多次被省林业厅授予“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推广先进单位”称号;被省科技厅授予“科技扶贫先进单位”称号。

千金光阴不能等,只争朝夕勇向前。在两年前召开的全所干群大会上,所长张学顺代表所领导班子郑重地提出: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着力推动林业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一抓到底,百折不挠。建立科研协作机制,从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到科研成果鉴定、成果申报,充分调动和利用全所资源,形成科技人员相互配合,退休老专家积极指导,协同攻关的科研工作新局面。着力搭建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厅级重点实验室及全国油茶北缘实验基地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将其打造为科研立所的新亮点,强力推进林业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快发展——

亮点一:建立了鸡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该站是目前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REN)仅有的两家由市级林业科研机构承担运行的观测站之一。2009年,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我市主持召开的《河南鸡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2009年至2020年建设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上,专家对生态站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生态站地理生态区位优势明显,在监测我国中部过渡带山地生态环境变化及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林业局、河南省林业厅和信阳市林业局对该站的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目前,生态站提升扩建项目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生态站建设任务。以生态站为平台开展的《鸡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研究》2010年1月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展的《落叶阔叶林水量平衡及水文生态功能研究》,于2010年12月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亮点二:作为技术依托单位,组建“大别山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厅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建设立足河南林业发展的需要,瞄准林业科学前沿,分别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上,开展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2010年5月13日,该建设项目通过专家立项评审,7月1日,省林业厅下文批复建设厅级重点实验室项目。目前,项目建设工作已近尾声。该实验室拥有实验用房550平方米,有可用于森林气象、森林土壤、森林水文、森林群落、森林CO2通量、植物快速繁育等方面研究的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和观测设施。厅级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将在信阳生态市建设乃至生态省建设进程中,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亮点三:根据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需要,抢抓信阳为油茶北缘产区这一区位优势,在光山、商城等地建立了全国油茶北缘系统研究实验基地,努力争取参与了油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积极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安徽省林科院合作,在我市的光山县、商城县、新县等地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全国油茶主要良种区域化试验研究、油茶丰产林栽培试验研究和油茶低产林改造试验等,寻找提高大别山区油茶产量和质量的方式与途径,以提高油茶的品质,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过一年多不懈努力申报的《河南鸡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0年9月获得国家林业局的批复,项目投资284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今年共争取到国家、省、市科研专项经费100多万元,这些项目和课题的实施,将为林科所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突出的成绩既是今天的终点,又是激励该所再度奋进的起点。市林科所领导班子将在林业科研事业的征程上,率领全所科技人员,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勇于创新、勇于进取,奏响林业科研发展的最强音。相信在阔步跨入“十二五”期间,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林科所将谱写出更加美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