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劳务市场一角 |
□本报记者 赵 锐
早晨6时左右,当很多人还在睡梦中时,北京路与107国道交叉口红军广场附近有这么一群人早早地就聚集在一起,他们站在那里如同觅食的“候鸟”般等待着工作机会的降临。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不仅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还经常挤占马路,影响交通。
一个月前,本报记者曾对此进行了报道,那么现在情况如何呢?记者再次进行了深入采访。
当记者在早上7时赶到时,看到有很多头戴安全帽,骑着摩托车来到这里的人们。他们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瓦工、力工、修理下水道等,一套工具、一块注明自己工种的牌子,成为马路劳务市场求职者的主要标志;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在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劳作的身影;他们衣着简朴,抽着廉价的香烟;他们靠出卖体力,换取在城市生存的空间。
“每天早上6时就来这里等活儿干,连着来了4天,不知为什么这几天来找人干活的老板不多。”
“对工作报酬,一天百儿八十元都行,看活儿怎么样,还可以再商量。”
“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可有些年头了,近几年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在这等活儿干的人少则百十人,多则三五百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关于这个市场的一些情况。
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低门槛”而深受广大农民工的青睐。
采访中,这些在马路上自谋职业的农民工称,他们因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低,已失去和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抢“饭碗”的“本钱”,所以只得在路旁“守株待兔”。
在这儿雇工省事,谈妥价钱跟着就走。像他们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只是利用农闲打短工的,在街头揽活儿方便,因为时间长了,用工的人也都到这里来找人做活儿,随叫随走。
来自浉河区十三里桥乡的农民工小张说,他已经在这个马路劳务市场等了两天,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姓李的农民工告诉记者,一是自己学历低,本身就不好找工作;二是正规劳动力市场程序多,手续繁琐,且耽搁的时间太长。“在这里等活儿,图的就是自由。”来自南湾管理区南湾乡的陈先生说,他来往于这个自发的劳务市场已经有3年了。
一位前来招工的雇主说:“一个活儿下来,用不了几天,没有必要去人力资源市场办理那些招工手续。”
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农民工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常侵占道路,堵塞交通,形成交通安全隐患。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马路劳务市场给交通安全带来隐忧。有些人为了揽活儿,已经不满足站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已经把招牌放到马路上了。因为人行道被农民工挤占,过往行人被迫走上慢车道,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可绝大多数农民工告诉记者,有时为了抢活儿也顾不上那些了。
很多农民工告诉记者,他们干活儿根本没和雇主签订过什么合同,对于工种、报酬以及保障问题都显示出较大的随意性。有些人甚至这样告诉记者,啥都能干,给多少都愿意干。一般情况下做的都是临时性的工作,干完活儿就能领到工钱,没活儿的时候就在这里等活儿。在这里找工作,由于不签劳动合同,甚至口头约定都没有,万一农民工在干活儿的时候遇到意外,而用工单位或雇主又不愿意赔偿时就会很麻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缺乏保障,许多农民工甚至不愿意“干长活儿”,他们的想法是:“打短工就算被骗,也骗不了太多钱。”所以即便是工作不稳定,经常挨冻找不到活儿干,多数农民工仍愿选择留在马路劳务市场。
有关部门是如何看待这个马路劳务市场的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针对占道现象,我们只管物,人我们无法管理,建议你们去询问交警部门。
市交通警察支队:这个劳务市场由于地处国道,来往车流量大,这些农民工又都聚集在马路边上,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交通隐患,但因为他们早上6时就开始聚集了,而这时交警还没上班。既然有这种情况,我们会安排交警提早上班,维护交通安全。建议记者最好能和劳动部门联系,把这个马路劳务市场纳入规范化管理。
市务工办:我们在羊山新区设有劳务市场,专门为供需双方提供一个平台,谁来都可以进行登记,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这种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正确引导,提高服务质量,逐步达到用工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