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浉河区的山山水水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图为浉河区连片山林、茶园一隅。本报记者 赵雪峰 摄 |
(上接第一版)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浉河区通过以家庭承包形式为主明晰集体林地产权154.76万亩,确权到户率达98.97%,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然而,浉河区委书记霍勇却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林改成果,他的眼光看得更远。他说——
“只有用好林权流转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绿色银行’之门”
新一轮林改的实施,让山林分到了家、林权归到了户,林农育林护林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但由于林农所拥有的林地数量较少,一般为几十亩,而林权的分散往往造成经营规模小、风险大、资金筹措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林业经营的效益,进而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浉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有难题就得破解。而破解难题,只能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化来寻求答案。浉河区区长邵春杰说:“明晰产权、分山到户只能解决‘分’的问题,要实现‘以林富民’则需要创造性地推行综合配套改革,让林业资源动起来,让林业资产活起来。”
正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意境,此时信阳市建设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热潮正在掀起。浉河区及时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大胆尝试,创新林权交易融资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林业银行”,设立了林权评估、储备、交易、资本化“四个中心”,搭建了林权流转交易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资产评估、融资贷款、产权过户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平台。目前,该区已通过林权流转交易中心流转林地42万亩,流转交易金额1.05亿元;帮助林农办理林权证抵押贷款1.8亿元。与此同时,区里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挥能人带头作用,积极引导林农成立专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联合经营,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事,切实保护了林农的切身利益,提升了林业的综合效益。两年间,该区新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56家,注册资金2.25亿元,入社社员5310户,带动林农1.4万户,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
大胆创新,使浉河区林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去年,为更好地发挥林业资源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作用,浉河区面向市场,以林地使用权为纽带,按照流转双方自愿的原则,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优化了林地、森林、资金、劳动力、市场等资源的配置,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林业发展路子。
“没想到俺们不出村就变成了工人。公司不但给俺盖房,还给俺办了养老保险,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说这话的是浉河区董家河镇集云村的农民。去年,这个村将集体山林分包到户后,由于村民各家各户分散经营面积太小,成不了规模,经营效益一直不好。区里林改配套政策出台后,该村村民通过区林权流转服务中心,自愿联户将分散经营的4600多亩林地流转给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阳五云茶叶公司承包经营。五云公司除按合同约定付给村民林地使用费外,还帮助村民统一建设住宅小区,统一办理养老保险,并将适龄村民全部转变为该公司产业工人,承担村内所有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公司同时对集云村林地按公司化要求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变茶园为车间,采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大提升了林地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公司、农户和生态建设多赢的效果。
正是在改革、创新大旗的引领下,浉河区的山变得更绿了,水变得更清了,群众变得更富了。这里的人们说——
“浉河林业的强势发展得益于一位好书记!”
“浉河居住,和美购物,环湖旅游,龙潭品茗。”浉河区委书记霍勇经常给浉河人描绘这样的生活图景。
出生在淮河冲积平原上的霍勇,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家乡因缺树少绿而呈现的“灰头土脸”模样。在他童年的记忆里,绿色就是最美的颜色。
霍勇说:“绿色就是希望,绿色就是生命的象征。”在羊山新区主政时,面对轰轰烈烈的大开发、大建设,他仍然用冷静的目光注视着山丘上那一棵棵生长了上百年的古树,抬起臂膀阻止了推土机的前进:“把开发区范围内的古树一律保护性移栽,谁也不能私自处理,不能毁掉一棵古树!”
在他的干预下,新区数百棵历经沧桑的古树得以保存下来,使之成为庭院、街道旁的一道道风景。
到浉河区工作后,每逢下乡检查工作,霍勇都忘不了去看看生长在大山中的那一棵棵参天的古树,他吩咐林业部门的同志:“对每棵古树都要挂牌保护。”他说,留住了这些树,就留住了绿色的根,也就留住了未来。
怀着对绿色这份特殊的感情,霍勇在区里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多次要求:“要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加快发展中切实保护好、建设好青山绿水。”他语重心长地对同事们说:“如果不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就可能破坏目前良好的生态,对不起浉河人民,对不起子孙后代,即便GDP一时上去了,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大而不强,难以为继,失去宝贵的发展机遇。”
为此,在他的倡导下,浉河区自2008年开始着力提高绿色门槛,实施生态审批,规定区内所有工程项目,包括工业、水利、交通、通讯、扶贫、农业开发、以工代赈、老区开发等等,必须先过绿委办审批关,才允许进入下一步立项程序。
“我们过去是招商引资,现在是选商选资。”浉河区发改委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按照霍勇书记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是选商选资的重要标准。今年4月份,一个投资超过亿元的木材加工项目想落户浉河区金牛山工业园区,但由于环评不过关,被断然拒绝。后来这家企业的老板找到霍勇,得到的也只有一句话:“不过环评关,谁说也没用。”
如此一来,浉河区每年在项目引进上失去10多亿元的投资。在环保先行的理念下,浉河区一批木材加工企业被关停,一批工业烟囱和工业废水排放管道被拆除,一批批绿色企业在浉河区风生水起。在他的带领下,每年植树节前后,区、乡机关干部齐上阵,一片片“青年林”、“三八林”、“模范林”茁壮成长;全区每年有近3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霍勇始终认为,要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让百姓得实惠,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群众兴林爱林的积极性就难以持续调动起来,发展林业就失去了原动力。
为此,当通过林改把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调动起来后,霍勇和区党政一班人又分别带队外出考察林业发展先进地区的做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造林的措施,规定凡是成片造林的,每亩补助200元;凡是种植茶叶的农户,免费提供无性系茶苗;凡是50亩以上的成片造林,全部按林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深得人心的优惠政策,使山乡处处呈现“争山造林、争路造林、争地造林”的喜人景象。仅2009年、2010年浉河区就完成新造林面积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3.28%,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区,被市政府评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区。
目前,浉河区已形成了茶叶、板栗、用材林、花卉苗木、小杂果等五大独具豫南特色的林业经济板块。特色林产品让农民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据测算,该区林农每年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多元。
行走在浉河区的山山水水间,记者感受到的是浉河人面向未来的绿色畅想和发展激情。浉河的未来是什么样?霍勇说:“天蓝、山绿、水清、茶香、景美、民富。”这是浉河人勾画的未来发展蓝图,也是浉河区上下团结一心的行动。
群山中那一座座绿色丰碑可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