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而过的小河将新县县城装扮得更加美丽。 焦汉平 摄 |
□特约记者 夏宗明 虞 静
时值岁末,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谋划“十二五”的关键时期,记者就新县近年来的辉煌成就及未来发展的思路深入采访了县委书记詹玉锋。
回眸“十一五”,詹玉锋感慨万千。他谈到,这五年,新县突出发展主题,凝聚各方面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政通人和,是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思路决定出路。“十一五”期间,新县按照“强化一个中心(以县城发展为中心)、突出两个品牌(将军文化和涉外劳务)、推进三项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生态县建设)、打造四大产业(生态、文化、工业、劳务)”的发展思路,以弘扬将军文化为内涵,持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成果,建设了一个富庶和谐的新新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新县现象”。
五年里,新县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支出突破10亿元。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0%左右。工业势头强劲,规模以上工业由2005年末的20家发展到2010年底的62家,净增42家,高标准规划建设羚锐、康畈和九龙岭产业集聚区,新上了一批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农业彰显特色,茶叶、山野菜、中药材、食用菌、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已粗具规模,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稳步推进,探索出了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种养的路子。旅游渐入佳境,入境游客逐年大幅增长,由五年前的每年80.3万人次增至现在的130多万人次,仅2010年前11个月,就接待游客130.5万人次,相关收入达3.91亿元。劳务走向世界,“十一五”期间共输出4812人,年创外汇26782万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进年产80万吨福新特钢、高晶硅、宾利皮业、欧洲湾服饰等一大批高效益项目。城乡日新月异,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公里增加到规划面积32.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7.5平方公里;深入推进“六城联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10多项国家级殊荣。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乡镇创建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新集镇、八里畈镇还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前普及高中教育,被确立为国家级第二批新农保工作试点县,全县经济社会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继往开来谱盛史,与时俱进写华章。回顾过去,令人自豪,展望未来,激情满怀。詹玉锋深有感触地说:五年,已成为一个辉煌的转折。市委书记王铁为新县确立了“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的发展理念,省里又将新县确定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十二五”时期,新县将抢抓机遇,放大优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文化为引领,发挥红色人文资源、绿色自然资源的优势,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劳务富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劳务经济。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扎实推进“两区”建设,促进新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詹玉锋说,围绕这一思路,新县将做好以下工作: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搞好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不断壮大劳务经济;大力发展服务业;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为促进新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实施。
詹玉锋告诉记者,未来五年,将是一个崭新的座标。新县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有信心、有决心建设好一个红色更红、绿色更绿、特色更特的魅力豫南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