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山林一角。本报记者 赵雪峰 摄 |
本报记者 赵雪峰
深冬的豫南茶乡浉河区,依然满目苍翠,生机盎然。忙碌于山野林间茶园的林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走进该区董家河镇陈湾村,映入眼帘的除了山山岭岭那郁郁葱葱的山林、茶园外,还有坐落在村里的一幢幢别致的农家小楼。村民们说——
“托林改的福,给我们带来如今的幸福生活”
浉河区是信阳市的一个林业大区,位于大别山北麓,全区现有林业用地179万亩。林改前,浉河区林权的大部分归乡村集体所有,属典型的集体林区。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命脉,林地则是农民致富的希望。按说,“靠山吃山”对山里人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但长期以来,山林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林农造林营林的积极性。对许多村民来说,满目青山却难以变成“金饭碗”!
“集体林权虽然数次改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浉河区林业局局长严加强说:“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核心的产权问题和农民收益问题,作为林业建设主体的林农参与林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
如何结合当地林业的特点,实施更有效的林改?正当浉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者就全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精心谋划之时,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全面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决策。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浉河区委、区政府在第一时间召开了高规格的林改动员大会,区委书记、区长亲自作动员报告,在全市率先印发了《浉河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并将林改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管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主体是群众,参与者是群众,受益者也是群众。浉河区始终把尊重群众的意愿放在第一位。林改开始后,该区逐村逐组召开群众会议,让群众公平、自愿参与。村里的林改小组,由群众自己推选组成人员并直接参与方案制订、外业勘界、矛盾调处、过程监督等关键环节。对于区乡(镇)下派的工作人员,区里明确要求他们只负责技术指导和动员组织工作,不得干预过程,不能拍板决策,不许强迫群众,真正把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交到群众手中。
在林改实际工作中,浉河区委书记霍勇多次要求区林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把群众放在首位。要群众做主,不要干部说了算;要分类指导,不要搞一刀切;要阳光林改,不要搞暗箱操作;要一举成功,不要返工重来。”
为了让百姓更明白、更放心,区里要求每个完成林改主体任务的行政村都要立一块永久性的大型林改公示牌。公示牌以林地确权分布图为主,附有各家各户姓名及所分宗地的地点、面积、地类等内容,形象生动,一目了然。这样不仅让林农吃下了定心丸,而且还可以随时接受公众监督,大伙说:“这是竖在农民心中的一块绿色丰碑。”
(下转第二版)
树在农民心中的绿色丰碑
(上接第一版)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浉河区通过以家庭承包形式为主明晰集体林地产权154.76万亩,确权到户率达98.97%,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然而,浉河区委书记霍勇却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林改成果,他的眼光看得更远、更深。他说——
“只有用好林权流转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绿色银行’之门”
新一轮林改的实施,让山林分到了家、林权归到了户,林农育林护林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但由于林农所拥有的林地数量较少,一般为几十亩,而林权的分散往往造成经营规模小、风险大、资金筹措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林业经营的效益,进而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浉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有难题就得破解。而破解难题,只能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化来寻求答案。浉河区区长邵春杰说:“明晰产权、分山到户只能解决‘分’的问题,要实现‘以林富民’则需要创造性地推行综合配套改革,让林业资源动起来,让林业资产活起来。”
正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意境,此时信阳市建设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热潮正在掀起。浉河区及时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大胆尝试,创新林权交易融资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林业银行”,设立了林权评估、储备、交易、资本化“四个中心”,搭建了林权流转交易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资产评估、融资贷款、产权过户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平台。目前,该区已通过林权流转交易中心流转林地42万亩,流转交易金额1.05亿元;帮助林农办理林权证抵押贷款1.8亿元。与此同时,区里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挥能人带头作用,积极引导林农成立专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联合经营,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事,切实保护了林农的切身利益,提升了林业的综合效益。两年间,该区新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56家,注册资金2.25亿元,入社社员5310户,带动林农1.4万户,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
大胆创新,使浉河区林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去年,为更好地发挥林业资源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作用,浉河区面向市场,以林地使用权为纽带,按照流转双方自愿的原则,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优化了林地、森林、资金、劳动力、市场等资源的配置,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林业发展路子。
“没想到俺们不出村就变成了工人。公司不但给俺盖房,还给俺办了养老保险,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说这话的是浉河区董家河镇集云村的农民。去年,这个村将集体山林分包到户后,由于村民各家各户分散经营面积太小,成不了规模,经营效益一直不好。区里林改配套政策出台后,该村村民通过区林权流转服务中心,自愿联户将分散经营的4600多亩林地流转给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阳五云茶叶公司承包经营。五云公司除按合同约定付给村民林地使用费外,还帮助村民统一建设住宅小区,统一办理养老保险,并将适龄村民全部转变为该公司产业工人,承担村内所有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公司同时对集云村林地按公司化要求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变茶园为车间,采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大提升了林地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公司、农户和生态建设多赢的效果。
正是在改革、创新大旗的引领下,浉河区的山变得更绿了,水变得更清了,群众变得更富了。这里的人们说——
“浉河林业的强势发展得益于一位好书记!”
“浉河居住,和美购物,环湖旅游,龙潭品茗。”浉河区委书记霍勇经常给浉河人描绘这样的生活图景。
出生在淮河冲积平原上的霍勇,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家乡因缺树少绿而呈现出的“灰头土脸”模样。绿色,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就是最美的颜色。
他说:“绿色就是希望,绿色就是生命的象征。”在羊山新区主政时,面对轰轰烈烈的大开发、大建设,他仍然用冷静的目光注视着那一棵棵生长了上百年的古树,抬起臂膀阻止了推土机的前进:“把开发区范围内的古树一律保护性移栽,谁也不能私自处理,不能毁掉一棵古树!”
在他的干预下,新区数百棵历经沧桑的古树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庭院、街道旁的一道道风景。
到浉河区工作后,每逢下乡检查工作,霍勇都忘不了去看看生长在大山中的那一棵棵参天的古树,他吩咐林业部门的同志:“对每棵古树都要挂牌保护。”他说,留住了这些树,就留住了绿色的根,也就留住了未来。
怀着对绿色这份特殊的感情,霍勇在区里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多次要求:“要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加快发展中切实保护好、建设好青山绿水。”他语重心长地对同事们说:“如果不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就可能破坏目前良好的生态,对不起浉河人民,对不起子孙后代,既便GDP一时上去了,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大而不强,难以为继,失去宝贵的发展机遇。”
为此,在他的倡导下,浉河区自2008年开始着力提高绿色门槛,实施生态审批,规定区内所有工程项目,包括工业、水利、交通、通讯、扶贫、农业开发、以工代赈、老区开发等等,必须先过绿委办审批关,才允许进入下一步立项程序。
“我们过去是招商引资,现在是选商选资。”浉河区发改委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按照霍勇书记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是选商选资的重要标准。今年4月份,一个投资超过亿元的木材加工项目想落户浉河区金牛山工业园区,但由于环评不过关,被断然拒绝。后来这家企业的老板找到霍勇,得到了也只有一句话:“不过环评关,谁说也没用。”
如此一来,浉河区每年在项目引进上失去10多亿元的投资。在环保先行的理念下,浉河区一批木材加工企业被关停,一批工业烟囱和工业废水排放管道被拆除,一批批绿色企业在浉河区风生水起。在他的带领下,每年植树节前后,区、乡机关干部齐上阵,一片片“青年林”、“三八林”、“模范林”茁壮成长;全区每年有近3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霍勇始终认为,要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让百姓得实惠,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群众兴林爱林的积极性就很难以持续调动起来,发展林业就失去了原动力。
为此,当通过林改把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调动起来后,霍勇和区党政一班人又分别带队外出考察林业发展先进地区的做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造林的措施,规定凡是成片造林的,每亩补助200元;凡是种植茶叶的农户,免费提供无性系茶苗;凡是50亩以上的成片造林,全部按林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深得人心的优惠政策,使山乡处处呈现出“争山造林、争路造林、争地造林”的喜人景象。仅2009年、2010年浉河区就完成新造林面积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3.28%,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区,被市政府评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区。
目前,浉河区已形成了茶叶、板栗、用材林、花卉苗木、小杂果等五大独具豫南特色的林业经济板块。特色林产品让农民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据测算,该区林农每年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多元。
行走在浉河区的山山水水间,记者感受的是浉河人面向未来的绿色畅想和发展激情。浉河的未来什么样?霍勇说:“天蓝、山绿、水清、茶香、景美、民富。”这是浉河人勾画的未来发展蓝图,也是浉河区上下团结一心的行动。
群山中那一座座绿色丰碑可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