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集撤乡建镇庆典仪式现场 |
商城县领导为丰集镇揭牌 |
丰集镇党委书记余超致辞 |
丰集镇政府镇长夏阳主持庆典仪式 |
办公大楼 |
农民新村 |
村文化广场 |
丰集高中 |
丰集镇位于商城县东北部,东毗李集乡,西邻城关镇,南接苏仙石乡、金岗台乡,北连河凤桥乡,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8公里,地势南高北低,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1公里。全镇总面积8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07公顷,山林面积3890公顷,水面面积535公顷;下辖18个村,297个居民组,8825户,共计37000人,其中非农人口449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2%,镇区面积2.5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7380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丰集镇党委、镇政府在商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咬定发展不放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带领全镇人民奋力拼搏,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在各项事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发展形象。2007年,丰集镇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2008年被评为“市级卫生乡镇”。
为加快丰集镇集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顺应全乡近4万群众的要求,丰集镇党委、镇政府从2006年开始实施撤乡建镇工作。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丰集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政治大局稳定,经济蓬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辉煌业绩,丰集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顺利完成了撤乡建镇的各项准备工作,符合了撤乡建镇条件,并得到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批准。
挖掘区位优势,推进经济快速发展
丰集镇距县城11公里,辖区内何店村、三里庙村与城关镇相邻,淮河支流沙河横穿全境,省道339线与信阳、六安、合肥纵横相连。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丰集成为商城县东部区域中心集镇。
近年来,丰集镇凭借显著的区位优势,通过中心集镇多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带动作用,传承久远的种养殖业传统,倾力打造豫南最大的麻鸭生产养殖加工基地,荣获“全县种养殖大镇”的美誉。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大胆调整工作思路,明确以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调整产业结构、招商引资、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了整体工作进位次、上台阶,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民营经济总量位居全县前列。
在实施强镇战略的同时,丰集镇立足本地实际,勤政为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充分挖掘本地优势,不断优化招商机制,打造优质投资平台,实现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丰集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因地制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推进土地合理流转,推广种植农作物优良特色品种,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等途径,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今年,共流转耕地8000余亩,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1家,吊瓜生产合作社1家,做大做强丰源精米加工厂、富达禽业公司、国祥蜂蜜制品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回归工程、支持乡村干部和农村人才创业等途径,促进家具、建材、服装生产、板鸭加工、茶叶加工、农产品深加工、餐饮服务、农村超市等行业快速发展,其中天缘家具厂、精美床垫厂、瑞福祥伞业有限公司年产值均在400万元以上。2010年,丰集镇生产总值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85万元,增长28.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5∶42∶33,调整为2010年的23.5∶45∶31.5,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完善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丰集镇境内水资源丰富,有淮河干系沙河和3座小型二类水库。连续多年,丰集镇组织劳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整修库塘,清沟排渠,恢复水利设施,建成了张寨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和施寨高产示范田基地,全年累计投入资金72万元,完成工程量21.5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00亩,整修新建大塘21口,堰、渠、坝860处。连续10年获得“兴农牌”或“兴农杯”奖,改变了农业“靠天收”的现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年均粮食产量达16200吨。面向市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形成了粮、经、饲多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特、优”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以合作经济组织为抓手,通过合作化推进集约化、通过集约化推进机械化、通过机械化推进现代化,进一步夯实农村经济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粮食总产达20148吨,兑现粮食综合补贴资金222.5万元,粮农利益得到有效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稳步推进,在深入开展集体林权改制的同时,完成生态造林任务450亩,完成人工造林精品工程240亩,对县乡、乡村道路两侧进行了林木补植补造;壮大发展优势畜禽养殖业,在陶庙、曹楼、施寨、丰集等村发展淮南鸭养殖,在王集、霸王岗等村开展生猪养殖;精细管理老茶园,加快实施洞冲、施寨等8村新茶园建设,提高了全镇茶业覆盖率。
支柱产业开发成效显著。丰集镇是豫南最大的板鸭加工基地,该镇打好板鸭牌,谱好板鸭曲,养鸭、板鸭加工形成规模,年加工板鸭60万只以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市场为驱动,先后投入扶持资金300余万元,支持养鸭大户扩大规模,涌现出一大批养鸭专业户、专业组、专业村,年人均增收200余元。2007年,丰集镇引资1100万元,在曹楼村建成的富达禽业有限公司,是集孵化、饲养、加工、饲料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型龙头企业,成为周边县市最大的种苗供应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畜禽业快速发展。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积极推广立体养殖、休闲养殖、生态养殖,并在何店、凉水井、三里庙等城郊村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约1000亩,长年供应各类反季节蔬菜,是城区蔬菜市场重要的供应基地,年实现产值600多万元,已成为县城居民的“菜篮子”。
民营经济运行良好。丰集镇现有各类工业企业24家,年实现总产值1.1亿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25%以上。主要有玩具厂、粮油加工厂、养殖场、家具厂、国祥蜂蜜制品有限公司、华强建材城等,年实现收入5000万元。杰蒂玩具厂生产的各类毛绒玩具,由于产品质量好,品种齐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日、美、英等国家及港、澳地区;床垫厂以北京强力床具厂为依托,采用进口床垫生产设备和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产品坚固耐用、弹性好、造型美观,产销两旺;精米加工拉长了种植业链条,实现了加工增值;立体养殖业逐步与旅游业相结合,集养鸡、养鸭、养猪、花木培植于一体,融养殖、休闲、观赏、娱乐于一体。村办、组办、联户办的企业主要以木竹器加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水泥预制为主,年收入达8000万元。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200户,民营经济总量位居全县第一。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丰集镇遵循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服务的思路,树立经济工作项目化思想,集中精力招商,千方百计引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6年以来,丰集镇共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约2亿多元。其中,在城乡结合部三里庙村引进了商城县第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羚锐三和阳光城,规划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建成了全县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商住小区。引资1100万元,建成了国祥蜂蜜制品公司,是国内蜂蜜加工企业中的大型企业,年实现产值达3000万元。新材料制品厂、精美床垫厂、天缘沙发厂、精米加工厂、杰蒂玩具厂、富达禽业有限公司、阳光酒店等10个引资企业,规模均在1000万元以上。目前,引进企业已投产运营,良好的企业效益,优质的企业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务实奋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丰集镇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5年来,丰集镇党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富民强镇”步伐,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省道339线贯穿丰集镇全境,近年来已打造成平安大道示范路段。2005年至2008年,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了县乡、乡村公路60公里,拓宽改造了信叶路、酆赵路、酆四路、环乡路、袁河路,修通村组公路500公里,完成18个村的“村村通”任务,村村组组通公路,全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投资1600万元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有线电视、宽带,实现了电视信号的光纤传输,有线电视用户达500户,农村电视覆盖率在90%以上,全镇实现了组级通路、通电、通电话的“三通”,交通、通信更加便捷。
集镇建设日臻完善。镇政府驻地丰集镇街,自古为商贸重镇,商贾云集。近年来,为改变旧集镇面貌,增强城镇功能,优化发展环境,丰集镇以六城联创为契机,按照《丰集镇2005年-2020年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集镇设施配套完善。已累计投入资金4600万元,在丰集镇街先后开辟两横三纵共5条,长1200米的双面街道,改造老街道1500米,改造排水道4000米,街道两边全部铺设人行道彩砖,安装路灯,配建绿化带。建成停车场1座,兴建公厕2处,建垃圾处理场1座,两级休闲广场2处,新建了880平方米的小商品集贸市场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市场内实现了规行划市规范管理。高标准修建了行政区、工业区、贸易区和文化娱乐区,基本达到了“四通一平”。先后开发了丰集镇、王集、何店等3个工贸小区,镇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集镇常住户1460户,非农人口438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2%,集镇常住人口738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9%。街道居民饮用上符合标准的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在9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35%。农村集贸市场活跃,全镇形成以丰集镇中心集镇市场为主,王集、何店、三里庙、油坊店等小集镇为辅的多元化市场体系。每年板鸭、无公害蔬菜上市,全国20多个省、市的商贾纷至沓来,日成交额数十万元,随着集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丰集镇逐渐成为豫、皖两省交界地区和商城县东部的区域性中心集镇,大大提高了丰集镇的知名度,货畅其流,物通天下。
基层组织健全。丰集镇政府所在地设有公安、司法、法庭、财政、国税中心所、地税中心所、工商中心所、邮政、通信支局、电力、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中心卫生院、农技、兽医、水利、林业、公路、农行、农村信用社、保险、供销、企业、粮食、国土、计生、民政、农经、统计、建筑、副食等行政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其中国税中心所、工商中心所、法庭等7个职能单位,在业务管理上,管辖周边4个乡镇。
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安形势平稳。丰集镇有高中一所,中心学校一所,中心完小一所,幼儿园一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设施齐全。多年来,丰集镇利用不同层次学校,加强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已为各类院校输送大中专学生1.2万人。丰集镇高中是商城东部的一所著名高中,教学质量较高,吸引着邻省、邻乡的学生前来就读,是信阳市示范性高中。近年来,镇政府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了镇一中教学楼、学生餐厅宿舍楼、综合教学楼,提高了素质教育水平。全镇共有村级小学19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全面落实,“普九”教育跨入省达标乡行列。镇内有广播电视站、文化站、运动场、两级休闲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卫生事业发展较快,镇卫生院是商城县东部的一家中心卫生院,现有主治医师21名,病床80张。争取“卫Ⅷ”项目资金,新建病房楼一座,建成了医疗保险网,科室齐全,设备先进。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迅速。镇计生所设有妇科检查室、节育手术室等13个科室,拥有先进的波姆光红外治疗仪、B超孕检仪等检疗设备,服务水平日渐提高。镇计生办实现了人口动态变化微机管理。在环境优美的丰集村上畈组,建立了敬老院,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其内部清洁卫生,生活、娱乐设施完善,已安置“五保户”40人,实现了老有所养。丰集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
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丰集镇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维护民利、构建和谐,促进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稳步推进公路建设,投资55万元修建环乡路白龙岗至王集段2.6公里长水泥路,投资100万元,新修施寨、洞冲、王集、袁河4个村的村组公路8公里;规范土地管理,加强村建规划,严格手续,净化了建设环境;加大教育投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13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投资80万元建成桂花文化广场,广场全部实现硬化,安装了路灯和健身器材,栽植了桂花树,提升了集镇品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认真宣传新农保政策,兑现补贴资金,全镇参合率达99%,并对低保户实施动态管理,不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严格审批低保对象,力求应保尽保,保证了低保工作有序、稳定、健康开展;采取村医投资,政府共建的办法,完成了全镇17所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使村级卫生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投资100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对290户五保老人中的90人实行统一供养。
改善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近年来,丰集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在整体布局、造型设计、公共设施、资金来源等方面创新理念,全力打造县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新型乡村社区,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居住条件。
加大投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六城联创工作延伸到村组。丰集镇投资13万元,新修建政法路、丰集镇农民新村、后畈街长达2500米的排水设施;投资8万元,对街区破损的路面、路沿石、人行道花砖、下水井盖及路牌、广告牌、管线等基础设施进行整修;投资8万元,在惠民大道建成长1000米,宽20米的绿色长廊,在街道出入口、边角空闲地新打造了5处总面积在150平方米的绿化精品,对街道行道树及原有绿化及时进行补植和管护,提高了集镇街区园林化水平;投资2万元,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将市场划分为7大专区,实行划行归市,规范管理,专业化经营;在乡文化广场及农村小集镇定期组织文艺演出、电影放映、舞蹈健身等群众性活动,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建立健全街道卫生秩序责任、检查、评比、奖惩制度,加强日常巡街管理和各项制度落实,保证集镇日常管理做到规范化;在曹楼、陶庙、张寨、王集、施寨、洞冲、青山等村新修建“组组通”水泥路10公里,彻底解决了21个村民组约4500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高标准新建了王集、白龙岗、曹楼等3个村级活动场所、5个村级文化大院和2个农家书屋;大力开展“四围三路两品一网”植树活动(“四围”是指村部、学校、卫生室、科技服务站周围;“三路”是指乡村路、村组路、渠系路;“两品”是指各村因地制宜建设每处不小于20平方米的两处绿化小品;“一网”是指将上述四围、三路、两品的绿化格局联结成网),全镇共栽植林木3万余株,提高了村组绿化水平;深入推进“一池三化四清五改”工作,建设村组垃圾池54个,新建农户沼气池100余个,新打饮水井15口,安装农村自来水管道2000米,解决了35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和居住条件。丰集镇对原有村镇规划进行了修编,按照“整合自然村、确定中心村、抓好重点村”的思路,搞好工作;加快农民新村建设步伐,丰集镇农民新村、石头岗农民新村、王集农民新村已开工建设,其中丰集镇农民新村水、电、路、路灯、排污系统全部配套,聚集人口在600人以上;按照“六有六无”标准,大力实施村庄整合,加快空心村治理;在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建设“五化三配套”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在60%以上;农村公路路肩陪护率达到100%。
高标准建设农民新村。丰集镇采取村委会自主融资、主导建设的办法和群众联建的模式,建设高标准的农民新村,力求达到“通水、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四通标准,完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村康复中心、新型公厕、中心超市、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丰集镇农民新村规划面积50亩,设计新居150套,石头岗农民新村规模面积80亩,设计新居120套,将打造成县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新型社区。目前,丰集镇农民新村已投资160万元,填土130万立方米,完成了场地整平任务;投资50万元,完成一期道路硬化;投资10万元,完成一期亮化任务;农民在建房屋40户,整个工程进展顺利,将在2011年年底建成。建成后,可解决600人农民住房问题,改善全村近30%人口的居住条件。
撤乡建镇成就梦想,激情满怀开创未来。撤乡建镇是对丰集镇近年来巨大变化的充分肯定,是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丰集镇殷切关怀的结果,是丰集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前,丰集镇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丰集镇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发扬“商城精神”,鼓足“商城干劲”,在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不断取得新的业绩,为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的丰集镇而不懈奋斗!
策划:曾宪忠
组稿:李代龙 晏家旺
摄影:程友珍 李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