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平 陶文胜
他善待员工,把自己应得的奖金大部分作为福利发给员工;他牵挂客户,借来变压器解决低电压问题;他私车公用,实践着“无欲则刚”的座右铭……
固始县电业局黎集供电所所长周时新身上闪烁着太多人性的光辉,被人称为“人性所长”。
制度为先,工作人性化
黎集镇是全国文明乡镇,拥有24个村、19000多户、83000多人,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固始县的第一人口大镇。周时新于2006年7月上任黎集供电所所长时,该所人心涣散,精神不振。周时新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决定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改变颓废面貌。
在一个月时间内,周时新主持制定和修订了《安全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线损管理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从源头上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所里依照制度管人,奖罚分明,严格兑现,没有人不服气。”周时新说,“就拿今年9月份的线损考核来说,按照目标电量、流失电量等几项考核指标,对每一位员工实行奖罚,最多的获得1280元奖金。”
遇到施工和抢修,周时新只要在所里,都会亲临现场,把好安全关。“他有超前意识,无论是安全管理,还是营销指标,他都能提前想到最关键的地方,把工作做好。”副所长宋刚说。
制度是冰冷的,人则是温情的,周时新总能做到将制度和人性完美的统一。上任所长伊始,周时新得知几名村电工想打“退堂鼓”,便一个一个地给他们打电话,希望他们再干一年再做决定。一年之后,大家看到所里发生了大变化,纷纷打消了离职的念头。每年秋收之前,周时新都要召开一次全所员工会议,安排城镇员工承担所有的工作,给村电工腾出时间进行秋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还询问每一位村电工,帮助解决他们家里的困难。但周时新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干好本职工作。
周时新了解到所里的安全员朱传辉新婚不久,妻子周丽萍在50多公里外的分水供电所工作,他便找到分水所沟通,又找到局领导协调,终于把周丽萍调到黎集。不仅如此,周时新还把周丽萍的母亲请到所里当厨师,既解除了母女分离之苦,又解决了员工吃饭之难。如今,小两口都是所里的骨干。“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才是感谢周所长的最好方式!”朱传辉和周丽萍动情地说。
借来变压器,解决低电压
“我最服周所长。”李畈村党支部书记陈世红说。
李畈村是回民聚集区,也是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集中地之一。该村于1999年实施了一期农网改造,由于资金有限,农网改造质量不高,仍是隔三差五停电,久而久之,一段顺口溜不胫而走:“树木电杆黢黑的线,一遇刮风下雨就停电。”周时新去该村查看后,于2009年3月为该村用户架设了一条400伏专线,不仅电灯亮了,电视机能看了,就连冰箱、空调、电磁炉也都用上了,此举不但解决了电费难收的问题,而且和谐了供电所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黎集镇的经济发展比较快,用电负荷急剧增长,不少台区出现低电压现象。桃花村和半个店村的情况比较严重,两个村的变压器容量都是30千伏安。周时新向县电业局申请增容资金及设备,因一时半会儿不能到位,2010年6月,赶在夏季负荷高峰来临之前,他从别处“借”来100千伏安和8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更换了桃花村和半个店村的小容量变压器,效果立竿见影,让村民提前两个月用上了放心电。
“老百姓是淳朴的,你敬他一尺,他会敬你一丈。”周时新说,当供电所需要帮助时,村民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2009年11月15日,一场大雪将金丝燕面条厂附近一大片杨树压弯,倒在10千伏黎5板线路上。周时新立即带领全所员工赶到现场清障,附近群众自觉加入到清障队伍中,从上午9时30分一直战斗到次日凌晨3时。
私车公用,无欲则刚
周时新家住县城,距离黎集镇30余公里,平时上下班不方便,他于2009年买了一辆二手车。没想到,这辆车几乎成了供电所的公车,所里有临时抢修任务或勘查现场,都用得着。
周时新办公室墙上的显眼处,挂着一幅“无欲则刚”的字幅,他的言行,在所里也无可挑剔。
“工作做好了,领导认可、同事佩服、用户理解支持,我就会感觉心情非常好。”周时新说,“一天不到所里,我心里就空落落的。”
虽然买了车,周时新仍以所为家,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他都住在所里,值班、安排工作、走访客户,紧张而忙碌。2010年7月,他好不容易请了10天的年休假,带孩子去北京游玩,可听说家乡下了暴雨,他牵挂着地势低洼处的台区变压器,硬是推掉了那边的游程安排,在第六天便急忙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