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 旭
日前,记者走访了罗山县19个乡镇的大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地,看到的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
如何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是当前全国各地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后,作为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的罗山县,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总体上看,全县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村镇面貌亟待改善,新村建设任务繁重,这些都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城乡建设资金从哪里来,罗山县上下都在不断思索和探讨这个问题。2010年年初,该县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几个调研组到外地考察学习,让他山之石在罗山县发挥作用,尤其是新乡市新农村民居建设贷款工作经验,成为撬动罗山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有效杠杆,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罗山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向一个高潮。
今年8月和9月,该县多次召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工作协调会,研究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业务、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具体操作办法。10月,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民居贷款试点工作动员会,安排新型农村社区贷款试点工作。出台了《罗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罗山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阳分行罗山支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实施办法(试行)》。县、乡都成立了推进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门机构,在全县分三个步骤开展工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主要内容是:农业银行向社会公布民居建设贷款的条件和程序,根据农户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用于解决农户购建住房的融资需求,贷款额度1万元至5万元不等,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分年度还本付息,最长期限不超过5年。罗山县设立了农户建房贷款补偿基金,作为农业银行民居建设贷款的风险补偿,2010年注入资金100万元,全部由县财政承担,以后逐年增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试点工作启动以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像注入了催化剂一样沸腾起来。
——激发了农民改善住房的意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广大农户向往的住所。但不少农民手中虽然积攒了部分资金,但要建得好、搬得进、住得安,还缺一部分资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户购建住房的燃眉之急,更激发了农民改善住房的意愿,全县动员会召开以后,农户纷纷咨询,了解民居建设贷款事宜。刚搬进新居的莽张镇蔡店新村村民小刘说:“我本来准备打两年工攒点钱再来买新房,现在有了贷款,搬进了新屋,老婆孩子安顿了,我出去打工挣钱也放心了。”
——加快了承建商的施工进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资金量大,承建商需铺底资金多,当房屋销售出现困难时,后续资金难以为继,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实施新型农村社区民居贷款,使群众通过自己筹一部分,农业银行贷一部分,实现了入住新型社区的梦想。同时,也为承建商的资金回笼提供了支持,加快了承建商的施工进度。朱堂乡马河新村承建商王世成指着第二期工程说:“上半年好几户村民都想买,就是手里缺点钱,农行贷款业务开展了,他们搬进去了,资金回笼了,我也有底气了,二期工程马上就要动工了。”
(下转A3版)
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上接A1版)
——拉动了消费需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动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持续发展,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需求,而且促进了农村人口向社区有序转移,扩大了消费群体,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拉动了消费需求。
——助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的步伐。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在破解资金难题上,该县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主要解决农民改善住房条件资金缺口临时困难,这样,把政府、承建商和农户三者的合力凝聚在一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到了四面拨千斤的作用。今年以来,该县已开工建设农民新村87个,已建成富有特色的农民新村6个,粗具规模的农民新村38个,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3个重点镇为立柱,以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为亮点的城乡建设新格局。广大农民住上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通了水泥路,看上了有线电视,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该县副县长王操志深有感触地说:“今年罗山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业银行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的业务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激发了农民建房的意愿,提高了入住率,加快了承建商的资金周转,也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