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成兆本

“我们有5万亩板栗、1万亩茶叶的种植业,有年出栏4万头商品猪的养殖业和200多家以矿产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是一个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山区乡。”日前,浉河区柳林乡党委书记周联环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该乡招商引资9亿多元,规模企业3家,企业产值4亿多元,正着手高标准规划建设1个商贸市场、3个居民新区、3个休闲广场,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车站、红檀两个村的新村建设已启动……这一切都得益于试验区建设带来的活力。

人才带动闯新路

柳林乡采取“吸”、“帮”、“引”三字方针,做足乡土人才文章,涌现出一批创业先进典型。

原籍柳林乡堰冲村的信阳新蕾幼儿园创办人周锡友女士返乡投资800万元,建成柳林乡第一所基础设施完备、教学理念先进的高标准幼儿园,使山区农民的孩子享受到和城市儿童一样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龙嘴村青年郭志喜在患病卧床多年后,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承包了村林场,他带领工人除杂灌木、挖梯田、植茶苗、劈山修路、架电线、建山庄、造水塘……3年来,累计投入劳力2000余个,投入600万元开发建设生态茶基地,把一个原本荒芜的村林场打造成了集茶叶生产、加工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茶园;外出务工青年黄龙回乡引领生猪养殖户组建昌盛养猪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专业户”的运营模式,带动150余家养殖大户走出一条合作互助壮大发展之路,合作社年出栏商品猪3万余头;柳林乡国土资源所职工侯宗卿承包乡林场1380亩林地,打造出了一座集餐饮、垂钓、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山庄。

土地流转重实效

针对全乡山林面积11万亩、耕地面积1.2万亩、人均土地面积仅0.5亩的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柳林乡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切实加快林地流转步伐,实施政策咨询、信息提供、规范流转行为等便民服务,流转山林及耕地万余亩。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的带头作用,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对连片的乡村集体林场和农户自留山经营权进行流转,涌现出一批土地流转承包大户。“能人大户成为柳林乡试验区建设战场上的主力军。”周联环说。

互助合作谋发展

柳林乡着眼农民增收,立足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全乡种、养、加工产业的发展。

柳林乡抓典型,扶持和培育昌盛养猪专业合作社、李店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社,在融资、土地、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抓规范,提升合作社的规范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抓发展,围绕生猪养殖、茶叶、板栗、豆制品、农副产品等为主的农村支柱产业,实现规模效应,使全乡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比例在30%以上;抓提升,引导塘埂村青石岭生态茶专业合作社,培育“青石岭”茶叶品牌。目前,全乡已组建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3个专业协会。

组织创新谱新曲

按照“把支部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的要求和“五位一体”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柳林乡开展“两新”组织建设,先后成立隆鑫矿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昌盛养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红檀村劳动服务公司党支部等10个党支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建了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强力推进“4+2”工作法。红檀村支两委运用“4+2”工作法,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发包工程;推行“一事一议”惠及了群众。堰冲村村支两委不等不靠,新建桥涵7座,整修两座,解决了该村灾后行路难的问题。2010年,柳林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四无乡镇”称号,并荣获区委、区政府“五好乡镇党委”称号。

风生水起涌春潮。记者相信,勇于创新的柳林乡干部群众必将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的宏图中描绘新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