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艾洼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新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示范点。10月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事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与失地农民领域研究的专家陶然教授,在《第一财经日报》上发表《》,对艾洼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创新的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艾洼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包括新集镇的艾洼、泡树洼、陈店、姜榜4个村民组,219户,886人。在推进该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县创新机制,农民以土地换公共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换住房、换就业,被陶然教授概括提升为“提升价值,共享权益,保障民生”。该文章发表后,被腾讯网、中华地产网、搜狐社区等转载,引起较大反响。现转发陶然教授的文章,供各县区参考借鉴。

征地拆迁“新县模式”值得借鉴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农村征地拆迁引起的公共事件频发。江西抚州市宜黄县拆迁事件刚以县主要领导被免职告一段落,又传来了广西北海银滩白虎头村强拆的消息。随着近年来城市土地价值的飙升,地方政府出于土地财政考虑大规模征地、拆迁并导致官民激烈对抗的事件层出不穷,危害了社会安定团结,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立。

国庆节前,笔者在河南信阳市新县进行调研,让我对征地拆迁尤其是城乡接合部改造过程中,如何让百姓、政府共同得益有了新的认识。

笔者看到,在新县县城郊区艾洼区域所进行的征地拆迁过程中,不仅没有发生一起因强制征地拆迁而造成的群体性事件,而且老百姓也能积极配合。结果是城乡接合部面貌在较短时期内就得到显著改观,老百姓财产也因征地拆迁而出现了巨大增值。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的接合部,艾洼区域就在县城边上。在改造之前,该地段的基础设施非常差,2007年新县将该地段定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当年11月下旬完成了建设规划,目前改造工作进展迅速,1000亩左右的土地征地、拆迁和再开发大部分已经完成。

新县征地拆迁为什么能够顺利推进?首先是因为政府通过拆迁改造、大力投资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在艾洼小区改造中,政府征用了1000亩左右的土地,其中耕地约800亩,山林地约100亩,宅基地约100亩,涉及约300户农民,拆迁住房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除了100亩山地不能用于建设外,地方政府用260亩土地进行公共事业建设,包括道路、学校、社区服务楼、文化广场、健身公园等,显著提升了被改造地段的土地利用价值。

新县模式顺利推进的第二个原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方政府在区域内的黄金地段规划了商贸居住区,用于安置失地农户的居住和就业,有效解决了被征地拆迁户的生活出路问题。

(下转第二版)

征地拆迁“新县模式”值得借鉴

(上接第一版)

具体的做法是:地方政府从1000亩土地中划出120亩左右,在公路两侧按照每户9米《沿街长度)x14米《进深度》=126,平方米钓面积划地,让农民依据政府统一规划和设计盖楼。一个三口之家的农户,可以盖起高达5层、总建筑面积达到580平方米的楼房。在当地厂这一建筑和装修成本在30万元左右,而农户征地、拆迁补偿获得的款项基本在25万一30万元左右,因此;被征地拆迁农户大都只需支付很少的自有资金,就可以盖起无论是建筑面积、建筑质量,还是基础设施、环境条件都远超改造前的住房。

当然,这些楼房要真正能给失地农民带来持久收文入,必须处于具有商业价值的地段。在这里,有效规划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新县规划和国土部门将安置地段定在区内主要交通干道旁边,赋予了农民所盖楼房底层较高的商业价值。以出租为例,一个126平方米的门面房,租金可达每年1.5万元,楼上2、3层住房租金也可达每年6000-9000元。如是,一个三口之冢的被征地拆迁农民,每年可获得2万多元的租金收入,较改造前收入至少提高40%。如此,农民能不配合政府的征地拆迁吗?

新县模式顺利推进的第三个原因,是成功实现了政府与失地农民的双赢。地方、政府不仅收获了民心,也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900亩可供建设的土地中,除了基础设施占地260亩、农民安置占地120亩外,政府还划出59亩土地用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以及城市拆迁安置用地。剩余400多亩土地,政府则通过商、住用地招拍挂出让,可获得至少1.5亿元出让金。除去对失地农民补偿7000万一8000万元、基础设施改造成本4000万元,政府获得至少3000万元的土地开发收益。因此,新县在迅速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改造城乡接合部面貌的同时,实现了政府和失地农民皆大欢喜的局面。

实际上,新县在征地拆迁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虽在具体做法上与一些发达经济体如日本、中国台湾城市化中采取的诸如“区段征收”、“市地重划”之类的操作模式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改造来提升土地价值,然后在政府和百姓间进行合理的收益分配,特别是让失地农民获得长久、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在此,笔者认为新县模式的成功秘诀可以归纳为三点:提升价值、共享权益、保障民生。具体而言,就是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提升土地价值,与失地农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最关键的是,以黄金地段来安置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保障其未来的民生和出路。

在新县调研过,程中,当地干部的友善和合作态度,以及失地农民对地方政府官员所表现出的友好乃至感激,让我印象深刻。由于近年来经常调研土地问题,笔者难免时常与各地的失地农民、地方干部打交道,我发现,倘若所到处地方干部对调研者十分警惕,甚至想方设法阻挠调研,那么这些地方多少存在着强势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而只有做到共享权益、在利益分配上做好文章,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答案。

(刊于2010年10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