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华
2010年,固始县创新鼓励支持创业人才投身试验区建设体制机制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署,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在出台政策措施、搭建创业平台、多方引才引智、完善培训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政策引领,激发人才创业热情
今年以来,固始县出台了《关于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意见》、《固始县拔尖人才选拔管理规定》、《固始县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管理办法》、《固始县2010年科技人员包村服务粮食生产科技行动方案》、《固始县“百日科技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结对帮扶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乡镇也分别结合乡情,制定了《鼓励支持人才投身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于领办、创办、参股农业高效庄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个人,在征地、税收、用工、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新政策的出台、新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创业人才投身试验区建设的热情,全县出现了各类人才争先恐后创大业、抢抓机遇显身手的喜人局面。全县投身试验区建设的各类人才8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06人,行政人员46人,大学生村官65人,回归人才269人,农村实用人才215人,其他人员51人;共创办、领办企业和农庄等326个,创办兴建各类人才示范基地125个,新建各类农村合作组织229个,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69个,带动群众就业21120人;有732个种粮大户和54个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规模流转土地,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7.3万亩,使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5万亩。
组织引导,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固始县委调整充实了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在编制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增加了县人才办的人员编制,充实了力量。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和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完善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和议事规则,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协调、联动机制。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先后组织召开三次人才创业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推进工作。今年8月30日,召开了由各乡镇党委书记、试验区建设人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高规格的全县试验区人才专项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人才专项工作。今年9月16日,隆重召开了全县组织工作会议,对全县党的建设和创新人才投身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组成12个督查组,对各乡镇创新人才工作进行不间断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同时编发试验区建设人才专项工作简报,及时传递人才工作信息,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并通过电话、网络、联席办公会等形式加强了对专项工作的跟踪监控。开展了县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第8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活动。评选县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00名,县级拔尖人才50名。
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建立了人才服务机构,依托县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县人才服务站,乡镇建立了32个人才服务站,配备了站长和联络员,收集发布信息,引导各类人才就业创业,为创业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受到市委组织部的肯定。今年以来,仅县级人才服务站,就接受780名大中专毕业生的求职登记,为230名人才推荐就业,为648名流动人才办理了人事代理。各乡镇人才服务站充分发挥人才服务平台作用,为农村各类人才申报技术职称900多人,指导建设人才示范基地97个。
引才引智,构筑人才成长洼地
坚持重金引人才。固始县畜牧局以年薪20万元从东北农大引进赵河山博士,实施固始鸡选育和改良工作。泉河天泉特种水产养殖合作社以年薪20万元从湖北聘请技术员,使甲鱼孵化率由70%提高到90%。坚持标准选人才。招录了硕士科技副乡(镇)长12名、390名特岗教师和农村小学教师,聘请了3名外籍教师,全县事业单位引进30多名硕士研究生。坚持根亲招人才。通过举办根亲文化节、召开联谊会等方式,感召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中原根亲文化节上,就吸引了30多名海外宗亲及创业人才回乡投资兴业,签约项目30多个,引进资金达23亿元。在“回归工程”的感召下,固始县一批批回归人才纷纷回乡兴业,成为农村试验区建设大潮中的主力军。洪埠乡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徐华平在家乡创办飞翔农机合作社,发展社员600人,流转土地5200亩,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多种经营+合作发展”三位一体的创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徐华平带动,洪埠乡可喜地出现外出人才集体回归现象,今年全乡有11位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兴办回归项目10个,引资1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人。全年固始县回归人才创业项目达230多个。坚持自主聘人才,大力推行户籍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来去自由、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以“产业引进,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灵活形式“借鸡生蛋”,引聚县外人才创新业。今年,固始县柔性引进各类人才500多名。
组织培训,开发各类人才资源
精心实施“阳光计划”、“雨露计划”,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充分开发各类人力资源。对企业人员、下岗职工、农村劳力、农村带头人进行创业培训、劳务培训和实用人才培训。利用农闲,在乡镇积极开展科技现场会、田间指导、科普宣传为内容的科技下乡活动,传播各类实用技术。今年以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各类人才4.3万人次,使一大批种植户、养殖户、农机手、茶农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跨入懂科学、会技术、能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村创业人才队伍,推动了农业及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质量,促进了农户增收增效。县农业局聘请浙江大学教授举办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讲座。县畜牧局、林业局、特产局等部门,对全县601个村的防疫员、100多个养鹅大户、2000多个养猪专业户、3000多名农村技术人员、300多个淡水养殖大户、400多个植树造林户、600多名茶叶种植户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
建好基地,放大人才示范效应
紧紧围绕三大支柱产业开发、打造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固始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沟通,尽可能在项目、资金、信息等方面提供一切便利,创造宽松环境,支持各类人才把创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做优。县人才办制定了固始县人才示范基地分类创建标准,并加大考评与督办力度,促使各类人才示范基地上台阶、上水平,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全县打造各类人才示范基地125个,其中市级示范基地1个,县级示范基地19个,乡镇示范基地105个。县级示范基地——城郊大学生创业园,由大学生黄俊带领12名大学生依托中国农科院,成功地实施有机生态无土蔬菜栽培,与合作社合作,把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在全县进行推广。
县级重点建好回归人才、拔尖人才、党政人才、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同时指导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建好特色人才创业示范基地 ,形成“一乡一品”、“一地一色”区域化格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以示范基地为依托,引入专业对口的人才和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加大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效应,以基地人才资源优势,带动全县产业发展。实现以基地建设带动人才开发,以人才开发带动支柱产业开发,以支柱产业开发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今年全县125个人才示范基地,共聘请有关专家教授22人,组织各类人才外出考察培训3批46人,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3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达12000多人次,为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改革创新,谱写人才创业新篇
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用抓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来支撑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协调。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固始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要求,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建设宏大的实用人才队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全面实施人才建设“百千万”工程,用三年时间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提高全县科技创新水平;深入开展以市县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专家为重点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选拔工作;培养培训、引导支持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带动农村改革发展,加快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行“人才+产业+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粮油种植加工、畜禽水产养殖加工、劳务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优势,打造人才优势,依靠人才优势,支撑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形成区域人才发展特色。组织各类专业人才分期分批到农村基层开展支农、支教、支医活动,促进人才协调发展。
创新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重点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在评价机制上,健全以业绩为重点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提高人才评价水平。在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上,着力破除体制性障碍,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到固始创业发展。深入挖掘固始根亲文化和50万外出创业人员两大优势资源,以根亲文化节为载体,以“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为品牌,以血缘亲情引得金凤还巢,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使劳务经济成为固始最大的“人才库”、“资金库”和“项目库。同时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流动。大胆探索人才激励和权益保障的特殊政策,积极协调解决各类人才在衣食住行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土地供应、财政奖励上给予更多倾斜,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营造尊才爱才的社会环境、构建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打造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为建设魅力固始做出新的贡献。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与人才交朋友,做他们生活上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知心人,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主动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办人才所需,积极主动地当好人才的“伯乐”,鼓励人才来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党政领导要与人才结成对子,及时了解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人事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真正成为凝聚人才的“行业主管”和服务人才的“保障部长”,加强人文关怀,让各类人才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重点建好县、乡人才服务站,配备得力的工作人员,满腔热情地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力争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聚集最广泛的人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留住最需要的人才,共同营造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