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古迹俯拾皆是。2000多年来,豫风楚韵哺育着信阳的人民,并不断深化和提升着信阳的文化内涵。信阳人民因此倍感骄傲,在细心呵护的同时,力求全力将其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名片。这既告慰了先人,也自豪着后人。然而,看了《信阳日报》民生新闻的一则消息,笔者不免有些忧虑。
据记者报道, 文庙大成殿是我市中心城区仅存的一座古建筑,位于信阳市东方红大道中段北侧,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据《信阳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历经修复,甚具规模。但自民国以来,多毁于兵,现只剩下大成殿。大成殿是我市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年代较早的木结构单体建筑,因该建筑为地处南北方建筑工艺技术与风格手法的交会地带,所以兼有南方秀丽典雅、北方浑朴庄重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大成殿对于探讨兼容南北方建筑特点的中型建筑,特别是对淮河流域和我省古代建筑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可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古建筑,其保护工作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如今,她正被房地产开发所包围,被胡乱开挖所侵蚀,现代化包装下的金钱也张开大口,对她所处的优越位置虎视眈眈。在利益面前,历史文化遗存和她的管理者显得那么渺小与无奈。笔者曾经去瞻仰过文庙大成殿,想象过她昔日的辉煌,而看到眼前她显得那么破败,只余下怅然若失的感慨。这让笔者想到清朝前“七子”领袖的何景明,笔下生惊雷且声名扬于海内外的他做梦也没想到,昔日的辉煌竟败落于“文化革命”,而后沉寂于太平盛世。呈现在笔者眼前的竟然是一片乱草荒冢,断碑残刻散落在丛生的杂草之中,那一度庄严肃穆的“阴宅”如过眼烟云,如今竟不如一座普通的坟茔,而包围着何景明孤独阴魂的是信阳的最高学府……代表着传统文化精髓的文物渐次淹没在一片金钱的浪潮中。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值得深思的话题。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和历史价值。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而且,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因此,没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国家如此,信阳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让信阳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文化遗产败落在今天,败落在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对其加以保护和弘扬的我辈手里。试想,当我们无法再看到“旧八景”的时候,只能凭历史文字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这已经是一种令人很遗憾的事情了。倘若保护不力,当我们想一睹文庙大成殿的风采,想凭吊何景明的时候,又该怎样?是不是也要重蹈覆辙?是不是等到我们的下一代或下一代的下一代偶尔从书本上看到了他们,问及我们并要去看看,我们只能说:都没了……咱有钱,去看他们干啥?走,去大都市旅游去!倘若如此,那不仅是历史文化和先贤们的悲哀,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因为,我们会成为优秀传统文化链条上的“败家子”;而“败家”是绝对不应该的,因为,信阳还要建设文化强市,而建设文化强市,必须留给文化一片净土。
□李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