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简称《人民调解法》)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认真做好该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从即日起,本报将分期介绍《人民调解法》的相关知识。
《人民调解法》立法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具有扎根基层、分布广泛、灵活便捷、不伤和气等特点,在解决纠纷中具有独特的、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
二、《人民调解法》的立法背景
制定《人民调解法》是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客观需要。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加强人民调解立法工作,提高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是人民调解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及时化解纠纷、增进人民团结、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
三、制定《人民调解法》的重要意义
《人民调解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对于全面完善人民调解制度、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它的颁布实施,在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和人民调解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职能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