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正宇 程中勇 李 泉)光山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亮点频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规模1万亩,总投资89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70万元,计划新建、整修电灌站4座,新建和整修大塘4口;修建机耕路25公里,其中硬化10公里,开挖沟渠30条25公里,其中硬化17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507座。目前,总土方已完成10万立方米,占计划任务的90%,建安工程和机耕路硬化已完成60%,预计在12月10日前完成主体任务。
科学规划抓重点。根据项目区实际和群众的不同要求,该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打造特色。该县通过新建和完善田间灌溉渠系和机耕路,打造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片区。片区总面积6500亩,共新建和整修路渠30条25公里,真正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同时在项目区青龙河沿岸,以新建提水工程为重点,通过新建和整修电灌站,兼顾新建小型蓄水工程,彻底解决项目区水源问题。
提前准备早开工。今年秋收后,该县在提前做好工程设计、招标、放线、调田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在做好移树、排水上下功夫,为掀起项目建设高潮打下基础。
抢天夺时抓进度。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该县在施工方法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依靠群众投工投劳向筹集资金由各中标企业统一施工转变,由“人力施工”向机械施工转变,由先搞好土方再搞建安工程配套向土方施工和建安工程配套同时进行转变,采取集中机械,集中时间,统一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组织难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期间,各标段每天共组织挖掘机、铲运机和推土机等施工机具25台(套),动用各种运输车辆30辆,日夜在工地作业,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严格把关抓质量。该县强化质量第一的意识,采取由监理公司专门监理、办公室监管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控措施,严格把好质量关。监理公司派专门人员坚持吃住在工地,严格按照监理程序,全程监督;办公室建立了以分管主任负总责,土地治理项目组组长和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全体办公室成员参与的质量监督小组;项目区所在村村干部也分片包干,监控质量。凡发现不合格工程或降低标准的,立即责令其停工、整改或返工。施工中,严格做到上一道施工程序完工后,没经监理和技术人员验收,不准进入下一道施工程序;每个单项工程完工后,验收不合格,不准转向其它工程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标准,提升项目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