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军分区司令员 夏世富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民兵预备役亦兵亦民,政治好、素质高,年富力强,其中蕴涵雄厚的科技力量。把这支有生力量推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第一线,经济上可转化为生产力,推进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军事上可转化为战斗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政治上可转化为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切实把民兵预备役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热情调动起来
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军分区和人武部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门,服从和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组织民兵预备役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是职责所系,使命使然,首要的是迅速把参建热情调动起来。
(一)搞好教育,充分发动。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认真学习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卢展工书记关于中原经济区“四大载体平台”的阐释,教育引导他们做到“三个认清”,即认清实现中原崛起,是亿万河南人民的共同理想,积极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认清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的定位和“一个目标、两个基础、三大支柱”的基本方针,加深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感性认识;认清民兵预备役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肩负的责任,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加建设。
(二)宣传造势,营造氛围。要组织力量深入社区、乡村、工厂、学校、田间、地头,采取印发宣传单,出黑板报、墙报,悬挂横幅、标语,撰写新闻稿件,组织文艺演出队巡回演出等形式,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在提高民生质量,能源及原材料基地、现代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交通物流及商业旅游业、现代城镇化建设中涌现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营造人人关心中原经济区建设、人人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人人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开拓创新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干劲,投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中去。
(三)科学规划,目标牵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依据军分区系统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任务,科学制定好参建规划,做到目标要求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标准明确。要从解决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发,针对民兵预备役“寓兵于民”的特点,来确定切实可行的参建项目。要把地方党委和政府欢迎,见效快,最适合民兵预备役完成的项目,作为参建的重点,做到不为争彩头,搞缺乏拓展潜力的“短、频、快”项目,不为争轰动效应,搞华而不实的表面工程,要想方设法建设一批能够持续、协调发展的长效项目。
二、强化责任,积极作为,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开展工作
“三化”统筹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军分区系统支持和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组织民兵预备役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紧紧锁定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这“三驾马车”,助推中原经济区走出一条“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一)异军突起,城镇化打头阵。城镇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现代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组织民兵预备役参加农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文化与观念的城镇化转型,参与探索人口转移型和机构转换型相结合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要发展特色经济,在林果、畜禽、水产、花卉等支柱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建成一批具有特色、形成规模的样板工程,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另一方面,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科学理论、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以民兵预备役自身的模范行动和良好形象,影响带动周围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破除迷信,抵制陈规陋习,为推进城镇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二)开拓创新,工业化勇作为。工业化是实现区域现代化的一个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定位之一就是“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其中关键是工业化,核心是新型工业化。为此,要采取多种形式,成建制组织和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围绕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和安全生产等内容,广泛开展生产比武、节约竞赛和争创“兵字号”机台、车组等活动。要组织民兵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投身技术革新,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在催生新兴产业过程中有所作为。
(三)敢为人先,农业化当楷模。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为此,要利用民兵整组和集中教育训练等时机,广泛开展科技培训,传播科技信息,搞好科技推广,提高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切实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手,使其成为解决制约农业发展薄弱环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带头人;成为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的带头人;成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带头人。
三、统筹兼顾,协调互促,确保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强力推进科学发展
要适应“市场”、“战场”的双重需要,注重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实际运用,统筹好国防与经济、参建与自建、用兵与强兵的关系,确保参建工作实现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
(一)科学统筹国防与经济的关系。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为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也为中原国防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参建工作应坚持把发展地方经济与国防战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通盘考虑的方针,以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为出发点,在经济区道路桥梁、通信工程、车站机场、输油输气管线铺设等项目的新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中,及时提出国防要求,预留军事接口,搭载动员项目,增强动员实力,使其同时具备军民双重用途,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科学统筹参建与自建的关系。组织民兵预备役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时代赋予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正确处理好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加强民兵预备役自身建设的关系,统筹安排,科学指导,确保参建与自建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此,一要加强自身建设。从贯彻落实《河南省县(市、区)人武部工作规范》入手,抓好基本教育、基本制度、基本队伍和基本设施“四个基本”建设,把民兵预备役自身基础建坚强,强固参建之基。二要发挥作用。围绕现代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等重点,发挥好民兵预备役的生力军、突击队、卫士和模范带头作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迫切需要、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项目建设上出效益、出成果。
(三)科学统筹用兵与强兵的关系。树立提高生产力与增强战斗力相统一的思想,坚持走“劳武结合,以劳兴武,以武促劳”的协调发展之路,着眼用兵强兵抓参建,成建制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参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动力转型、经济环境转型、体制机制转型、社会全面转型,以及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成建制用兵参建,练指挥、练协调、练意志、练作风,进而更好地聚焦中心、务好主业,提高以完成动员支前、保障机动、要地(点)防卫和参加抢险救灾、参与维稳反恐为主要内容的核心军事能力,把用兵与强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战斗力和生产力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