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伯

庚寅年深秋,利用参加省杂文学会年会的机会,我从青天河上走过,此生可能要与青天河魂牵梦绕了。

青天河位于河南焦作博爱县境内,是豫晋两省的分界线。那日我从郑州出发,约会青天河,因迷路,颇费了一番周折。在焦作通往博爱县城的路上,煤车来往穿梭,灰尘飞扬弥漫;博爱县城,未现靓丽容颜。出城不久,又扎入羊肠般的太行山路之中。一会儿山腰,一会儿谷底,一会儿又钻进山洞。急转直下又峰回路转、悬崖万丈又剑指云天的况味,直让人体会什么是千回百折、惊心动魄。途中除偶尔回流的车辆,几乎少有人迹。那山林掩映状如碉堡的稀有民居,引我不断滋生停车前往探巡的念头;路旁那一丛丛、一片片、一岭岭的红叶,在阳光下,如燃烧的火焰,让我兴奋不已,激励我向未卜领域毅然前行。在挥之不去的不安与憧憬中,清澈碧蓝的青天河,在一个山路弯处,一下子扑进眼底。那时,我的眼睛,突然霎地一亮,如迷阵里突获玄机,雾霭中突现太阳;似矿井中遇到宝石,丛林里邂逅山珍。循着隐隐的呼唤,经过千万里追寻,终见青天河——这千古靓丽的容颜!

然而,只有泛舟河上,你才能真正感知这靓丽容颜下的种种神秘。

青天河系在山间筑坝蓄洪而成,因酷似湖北宜昌三峡,故有“北方小三峡”之誉。河长十数公里,宽百米有余;河面之上,大小游艇穿梭,大船缓慢从容,小船迅捷机灵。两岸青山如刀砍斧削一般,亿万年来比肩携手,形成天然屏障。一岭之隔的山西人民,甚是缺水,沿河可见为汲水而布的电网和设备,引得游人对山西少雨的同情与怜悯。

那两岸的青山,绵延不绝,美不胜收。泛舟河上,漂着游着,观着赏着,两岸植被掩映的群山,悄悄地幻化成形态各异的物体。有的如竹笋玉立蘑菇静坐;有的如神驼孤旅、仙龟傲首;有的如大象嬉水、野狐探路;有的如仙鸡育雏、玉女浣溪——崖上,状如棺材的巨石,让人产生前往攀登探研虚实的念想,而那夹在两峰之间形如鸡蛋的宝贝,不断诱人单手顶托,摄制“一柱擎天”的冲动。

当你在畅游山间水上的兴奋中走下游船,在景区的任何地点徜徉,定会感到惬意无比。此处浅滩平坦,河面开阔;佳木丛生,清气宜人。闲坐林间,可见红叶烂漫,可嗅山花暗香,可闻小鸟啁啾;水边那白头拂动的芦苇,水面那结伴低飞的野鸭,水底那摇曳身姿与逝水作别的蔓草——河之对岸,有许多不畏浸泡站立水中依然顽强成长的树,有雕像般如天外来客的钓者——嗨,这一切,不觉让游人思虑沉静、心灵受洗。你若心怀古绪、不辞辛苦,还可往最远的西峡景区,观北魏摩崖石刻,探思古幽情。沿山脚长约四华里的天然青石小路前往,沿途可闻泉水的合唱,可观峭壁的飞瀑;那欲倾的危崖让你心生怕意,阻你前行的道路;那穿石的涌泉、生于裸岩的古木,又让你惊叹不已,对前途充满憧憬。不觉间,有形如巨佛的山峰兀立对岸,那历经数千年岁月风雨的石刻,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呈现在眼前。碑面佛像生动饱满,反映北魏时期高超的雕刻技艺及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悠久历史。碑文有关北魏官制、栈道的记载,更是罕见难得。沿石碑两侧观瞻,你可看到太行绝壁上古时栈道的遗迹,仍能感知古人战天斗地的智慧与神勇。

在景区,你若饥渴,还有地方供你一享口福。这时你可寻那悬在空中的木桥,走进那桥边的空中楼阁——青天河水上餐厅。单看那“野木耳、野山鸡、野山兔、野山参、青天活鱼、地圈菜”等等名目,任何人都会垂涎三尺的。吃饱喝足,你若兴致不减,还可乘索道登高。在太行极处,秦晋大地、雄浑中原,尽在眼底。在层云荡胸之时,回想摩崖石刻上净空法师的“福不唐捐”(意即你做的点滴好事都不会白费,终将惠及自己)的诫言,你或许会获得胸怀天下、人贵奉献的启迪。

那日,在青天河西岸群山庙宇传出的暮鼓声里,我们依依踏上返程的路。然青天河大坝西侧山西人家出售的山西特产,在夕照的余晖里,又吸引了不少旅人的眼睛,又填满了不少旅包最后的空间。说你不信,那皮薄焦脆的山西高粱面饼,在我齿间,至今还留有余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