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志刚 吕孟良 蒋 仑)针对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导致部分村卫生室因产权问题影响规范管理的问题,新县以合资共建、产权共享的模式,积极推进村卫生室产权向村医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新县共建成169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其中,村医自建106个,村集体建设48个,社会人士投资建设15个。建成后,新县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有关事宜的通知》,推进村卫生室产权实现“两个转移”。截至目前,社会人士投资建设的村卫生室转让给村医12个,实现产权共享的村卫生室18个。同时,对有些地处偏远山区、服务人口少、村医靠提供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难以正常运转的村卫生室,新县初步筛选出42个村卫生室,由县财政每年给予2000元的补助,并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上给予适当倾斜,确保村医留得住,安心服务。对于有多名村医共享的村卫生室,通过考试和民主测评,确定1名村卫生室负责人,统筹协调村卫生室工作。
该县村卫生室产权的明晰,确保了村卫生室的规范化运行,为全县村卫生室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