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光
11月3日,浉河区人民政府发出嘉奖令,对在“信阳红”红茶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该区茶办集体通令嘉奖,并对该区茶办主任张广成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2009年12月2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信阳视察时指出:信阳要加大夏秋茶的采摘力度,尝试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可以开展信阳红茶加工,命名为“信阳红”。今年4月13日,首批制作成功并经过专家认定的“信阳红”在浉河区浉河港镇白云村的信阳红茶生产总部诞生。“信阳红”以其“金毫显露,条索紧细,滋味醇香回甘,汤色红浓明艳”的显著特点得到了茶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品尝“信阳红”后,给予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信阳红,健康之宝,致富之源。”
浉河区是信阳红茶研制和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力军。在市委、市政府作出发展红茶决策之后,浉河区率先行动,不仅大力实施由政府主导的红茶研发“百日攻坚计划”,成立了高规格的红茶研发领导机构,还先后从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选招了7名茶学硕士担任技术骨干,高薪从福建聘请多名红茶制作专家进行全程指导,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强强联合,为红茶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这个力度在信阳是空前的,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多见。
魏志文,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硕士,品茶师,浉河区红茶研制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之一,见证了“信阳红”在浉河区诞生的全过程。“我们分成两个组,三下江南,先后走访了福建、安徽等26个红茶生产区,学习经验。”魏志文说,“在信阳生产红茶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我还回到母校向安徽农大校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宛晓春求教,他很支持我们创新。”魏志文自豪地说:“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着2300多年绿茶生产历史的信阳,从此结束了不产红茶的历史。”
“‘信阳红’的成功生产,不仅仅是信阳传统的核心绿茶产区上千年制茶历史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茶叶界发生的比较大的变化。‘信阳红’的诞生填补了中国高纬度茶区红茶这项空白,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对浉河区成功研制“信阳红”给予赞扬。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姚国坤说:“信阳生产红茶是一个创举,一是打破了信阳不产红茶的历史记录,二是打破了长江以北高纬度茶区不产红茶的记录。”他在品饮“信阳红”之后发出了“神游茶世界,至尊‘信阳红’”的感慨。
9月26日,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的茶农陶有明还在自家茶园里忙着采茶。“自从今年开始生产红茶了,茶叶价格比往年成倍增长。”陶有明对前来参加浉河区“信阳红”发展战略研讨会的专家说,“像这芽头,过去只有春茶刚下来的那几天可以卖上五六十块钱一斤。自从生产红茶,这秋茶价格就一直维持在一斤五十块钱左右,好的可以卖到六十块钱一斤。”他一边拿起茶叶给大家看一边说,“像这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过去这个时候最多卖三四块钱一斤,现在都涨到十五、二十块钱一斤了。”“再贵也采不了两天了,天冷了,茶叶不冒芽了。”老陶感到很惋惜。
(下转第二版)
红绿辉映总相宜
(上接第一版)
“现在红茶效益好,茶叶价格高,茶农都想让茶叶多长几天,过去,没有红茶的时候,几乎没有人采夏、秋茶,价格太便宜,茶农宁愿出去打零工。”陪同的一位浉河区茶办的一位技术人员说,“如果夏秋茶叶充分利用起来生产红茶,按保守的估算,每亩盛产期茶园年纯收入可以增加2000元左右,浉河区现有盛产期茶园32万亩,全区茶农每年收入可增加6亿元左右。”
“为了保证‘信阳红’的市场供应需求,搞好‘信阳红风暴’活动,我公司加班加点生产,目前已经完成5万斤优质‘信阳红’的库存量。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一家企业就给周边的茶农带来了400多万元的收入。”信阳红茶业公司总经理郑亦生自豪地说。
采访中,张广成告诉记者,浉河区红茶产业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奠定了其在信阳红茶发展中领军者的地位,就下一步推进红茶以及整个茶产业的发展,促进茶农持续增收,浉河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改良品种,扩大面积,提高产量,严格质量,培育市场,确保茶农增收致富”的总体思路。一是推进红茶生产规模化,尽快形成规模优势;二是推进红茶生产标准化,严格制定“信阳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原产地标记保护和标准化建设,尽快建立“信阳红”红茶国家标准;三是推进红茶生产多元化,大力推进红茶产品的研发,实现多系列、不同层次的红茶产品占领市场;四是推进红茶销售网络化,力争3年内将“信阳红”红茶品牌打造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