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租房建设的“重庆模式”
□常 征
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数城镇居民享受着福利分房的政策与制度带来的好处;改革开放后,住房制度开始推行市场化改革,1998年后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商品住房发展迅速,人们又享受着住房面积扩大等条件日趋改善的喜悦,但也有不少人忍受着筒子楼、大杂院、四代同堂的窘境。纵观这些年,“蜗居”、“蚁族”、“房奴”……这些热词的流行,皆因“僧多粥少”,暴露出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住房,究竟是用“一条腿”(单一的政府保障性住房或单一的市场供给房),还是“两条腿”走路?
君不见,近些年城市房价过高,而保障性住房这条“腿”又有点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量小面窄,只能小范围“救急”,尚难大面积“保障”。特别是“夹心层”,既买不起商品房,也享受不到保障性住房,处在住房体系的“空白区”。实践证明,住房供应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场供给的“一条腿”都难以解决实际需求,用“两条腿”走路则是不二选择。
据报道,在山城重庆,一个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计划已经启动。未来3年,全市将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这其中既有实体的工程建设,也有完善的制度规范,有人称其为公租房建设的“重庆模式”。目前,全市公租房建设实际开工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2010年9月13日《人民日报》)。可以说,下半年以来,“重庆模式”已经引发人们对于解决当前住房问题路径的诸多思考:其将为公租房建设与管理提供什么样的新经验,将为住房制度改革和完善带来什么样的新思路,将为民生改善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什么样的新模式?看来,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两条腿”住房体系是“重庆模式”的核心。不仅如此,“重庆模式”被舆论广泛认同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一个科学的建设规划、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一套严密的监管机制、一份长远的发展效益。有专家指出,从全世界范围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集中,住房问题就成为一个最核心、也最难处理的问题,解决不好将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甚至成为社会一个长期的不稳定因素。住房问题事关全局,其“不可承受之重”将可能变成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
安居,才能乐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住房保障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要让城乡老百姓都有房子住。”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介绍:“我们积极探索城市住房供应‘双轨制’,对住房制度进行必要完善。”业内专家认为,重庆大规模推出公租房,实际上可以视为住房体制进入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也是对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推进城乡统筹的一次积极探索。重庆公租房建设,两个数字很关键,一是未来3年将建设3000万平方米,势必将带动建筑、钢材、水泥等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对刺激消费绝对“利好”;更重要的是,将解决5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无疑将让潜在的“房奴”从房贷重压中解脱出来,拿出原本计划用于买房的那部分积蓄,改善生活,提高当前生活质量,从而有力地刺激消费。
试想,一边是土地财政,一边是民生幸福,而重庆坚定选择了后者,这体现出一种执政智慧:公租房不仅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还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前往投资,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