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威胁人类,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抗生素滥用问题。10月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公众慎用抗生素,对抗生素使用要坚持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的“四不”原则;14日,卫生部再次重申这一意见。虽然提醒和呼吁不断,但一些医院和药店滥用、滥开抗生素仍是公开的秘密。
乱象
药店医院大开绿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发文要求,自2004年7月起,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处方药。但很多消费者经常自己随意“开方”使用抗生素,在药店不用处方也能轻易买到,一些药店打着“坐堂医”的招牌,变违规为合规。
在一些药店,没有处方的消费者只需在药店的登记簿上记录姓名和药品名称就可以买药。笔者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一家药店登记簿上看到,近两个月,在该店购买过“阿莫西林”“阿奇”和“诺氧沙星”等抗生素药物的有60余人,占所有登记数量的80%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滥用抗生素也出现在医疗服务环节。虽然卫生部等部门均有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关规定,但在实践中仍难以不折不扣地执行。
“我国抗生素有一半是滥用的说法一点不为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院抗生素管理委员会成员曹照龙说,特别是在外科手术中超量使用、越级使用强效抗生素的情况较为普遍。
根源
卖者趋利买者盲目
曾任北京市一家连锁药店分店店长的张先生指出:“药店敢于置国家禁令于不顾,更多是出于利益驱动。由于抗生素类药物利润一般较高,因此药店更乐于销售抗生素类药品。如果完全规范了处方药买卖,药店开出的抗生素可能会减少80%以上,药店利润可能降低20%之多!”
在哈尔滨开有三家药店的孙先生透露,除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品牌抗生素产品外,很多中小型抗生素药品生产厂家和代理机构往往会采取给药店回扣或返点的方式争取市场。例如,商定好卖出一盒药品给药店销售人员多少比例的提成,鼓励药店销售人员出售和向顾客推荐自己的产品。
一些医生表示,部分患者对抗生素的依赖心理也是导致抗生素被滥用的原因之一。医学界流传这样的俗语:患者偏好“三素一汤”,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打点滴。
“医生滥用抗生素固然有‘客观’原因,一些背后的推手更不容忽视。”南京一家三甲医院药剂科丁医生介绍说,每年到了药品招标的时候,医药公司都会格外活跃。虽然近年来社会对药品回扣行为的监督日益严格,但堵不住医生“吃回扣”的漏洞,行业潜规则始终未被打破。除贿赂现金、赠送消费券和购物卡等,还有一些隐形回扣,例如为医生创造旅游机会、召开学术会议等。
监管
部门整顿效果有限
对于目前抗生素市场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药监部门开展的清理整顿效果有限。北京市药监局稽查监督处副处长李江宁说,他们对药店经常检查,但无法对药店持有的药方进行核实;检查网上药店只能找到其实体进行检查;全市2000名药监执法人员面对20万户检查对象,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曹照龙表示,现在许多医院都建有抗生素管理机构,医生滥用抗生素会面临惩处,但在开展具体调查工作时却常常面临困境。例如对抗生素使用往往采用抽样检查,在上千份病例中抽取几十份,覆盖不了全部问题;一些即便被怀疑抗生素使用超标或越级的病例,也可能因为病人已经出院而无从核实。
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有限,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依然存在,患者为图方便往往不去医院排队看病,而是选择直接去药店购买抗生素药品,这也是导致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执行难的重要原因。
对策
加大惩治处罚力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说,“超级细菌”的产生与抗生素滥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耐药细菌不断“升级”,因此严格规范抗生素使用在我国已迫在眉睫。杨宝峰认为,我国抗生素使用和管理存在漏洞,部分规定没有严格执行。抗生素的滥用会明显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如这一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我国未来就可能面临无抗生素可用的危险局面。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国祥等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尚不健全,以药养医体制弊端依然存在。医院对药品收入过度依赖,往往给患者开具价格较高的抗生素药品。建议健全抗生素使用和管理体系,强化药物监管;健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切断医生和药商的利益链,从制度上根治抗生素滥用问题;加强对终端销售渠道的监管,严格执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制度,加大惩治力度。
李江宁建议,按照现行的规定,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的上限处罚为罚款1000元,额度太低,不足以对药店违规经营产生震慑作用。应提高全社会对安全使用抗生素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各相关法规间的衔接,并通过加大惩处力度来提高不法商户的违法成本,营造安全、合理用药的社会环境。
(京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