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如果传说中的“上天梯”让这里的百姓实现了走向外界的梦想的话,那么,今天的“上天梯”却让这里的百姓实现了致富、走上小康生活之路的梦想。
1969年我国开始勘探上天梯矿,1987年完成详细勘探,共探明非金属矿总储量8.67亿吨。其中珍珠岩1.27亿吨,占世界的16.4%、占亚洲的62.1%、占中国的79.6%。膨润土6.3亿吨,占世界的21.4%、占亚洲的38.6%、占中国的39.1%。沸石6000万吨,瓷石5000万吨。因而这里有“亚洲第一矿”之美誉。因为有矿,点燃了当地人致富的梦想。多年来,他们梦想有一飞冲天的惊人创举,梦想有借梯登天的无限风光。为了这个梦想,他们付出了辛劳。
1974年,这里成立了“地方国营信阳县膨润土矿”,1981年改名为“河南省信阳县上天梯非金属矿”,1996年成立原信阳县矿区管委会,1998年成立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该区区域面积33.5平方公里,下辖1个办事处、5个行政村,1个产业集聚区、650家企业,人口2.2万人。上天梯矿开发利用的前30年,走过了一段发展方向不明,发展模式粗放,工作思路不清,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管理混乱,生态破坏严重的弯路。
2006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区提出“原矿不出山,就地深加工”的思路,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按照“园区建起来、项目引进来”的思路,推进上天梯由原料输出基地向生产加工基地转变。
第二步,按照“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的思路,推进上天梯由生产加工基地向产业集聚区转变。
第三步,按照“资源集约化、企业集团化”的思路,推进上天梯由产业集聚区向研发交易中心转变。
围绕这一发展定位,该区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金光大道。
“上天”之“梯”的搭建
虽然这里有了一条走向外界的道路,可一条浉河把矿区与城区隔开,离国道、铁路车站和高速路口10分钟的车程,却要绕行两个小时。如何发展,怎样引进项目?薄弱的基础设施成为一直制约上天梯发展的“瓶颈”,大打一场路桥工程攻坚战,成为上天梯人最为迫切的课题。没钱难倒英雄汉,成功眷恋执著人。他们号召干部职工投资、采矿企业捐资、施工企业垫资、申报项目争资、以地换路引资,融集资金3亿元。很快,先架起530米长的跨河大桥,打通了出头路,实现了与高速、国道、铁路的无缝对接。紧接着又在荒芜的河滩上建设9.6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如今,“五纵三横一循环”的交通网络,让这里方便快捷。乔、灌、草相结合的园区绿化,彻底改变了上天梯灰蒙蒙的形象。110千伏和35千伏两座变电站、年供气5亿立方米的燃气站、通讯光缆的接入都为项目入驻创造了优良条件。这真是一个让人感动又令人回味的过程。提起它,参与其中的同志都眼含泪花。
路修好了,可资源管理混乱,让上天梯人难以言状。不把资源管好、用好,发展就无从谈起。为此,他们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整合矿产资源,筑牢发展基础。首先,出重拳规范开采秩序。他们打击非法开采,实施计划开采,一个采矿企业建一个深加工厂,将采矿权证由55个整合为5个,矿石年开采量由每年150万吨下降到90万吨,而价格却由每吨30元上升到180元。接着,下狠手整顿加工小厂。他们制定企业生产门槛,划分企业层次。优质企业优先获得资源,低于生产门槛的企业通过关停并转,逐步淘汰出市场。这里加工小厂由1000多个下降到500多家,转型升级200多家。同时,用铁腕保护生态环境。他们进行矿、路、林综合治理,建设生态采矿区,坚决关停6家污染膨胀厂,改企业燃煤为使用电和天然气,积极开发尾矿微粉新用途,污染物排放量由每20万吨下降到2万吨。矿产资源的有效整合,为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上天”之“梯”的优化
为了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围绕“以产促城、产城互动”的思路展开,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通过城镇化服务工业化,并规划了4平方公里的城镇新区。该区规定,只要到上天梯从业居住,都享受与本地群众一样的保障待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部由管理区出资推进新区的路网建设,并高标准配套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在住房保障上,他们通过群众联建、企业领建、引资扩建的方式解决,并且还单独提供土地建设产业工人居住社区。在就业保障上,他们与高校联合建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培训产业工人、科技人员和管理白领。在社会保障上,他们首先建设硬件设施,医院、学校、自来水厂、商业街、公共广场都在新城区集中布局,并全面开工建设。然后抓好保障体系建设,住房、就业、就医、子女就学、低保、养老等“六保”措施全面推进,所有补贴标准均高于规定水平。在管理服务上,他们将实行社区制度,为入驻新区的群众和产业工人提供全方位的社区生活服务。
“承认差距,奋起直追;敢于攀登,当仁不让。”——这是一种勇于承认现实、敢于挑战自我的自信。如今,走进上天梯,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一座座工厂和楼房此呼彼应,比着劲似地拔地而起,这片板结多年的土地苏醒了、沸腾了,开始了它不同凡响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