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信阳红风暴”掀起以来,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亲自带队,到京城王府井街口卖茶、在郑州推介会上向茶商和来宾介绍“信阳红”,并逐个斟茶,成为活动现场的一大亮点,被众多新闻媒体所关注并进行充分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今日刊发《光明日报》记者采写的《“信阳红”,书记情》文章,以期通过市领导的亲历亲为,供各级各部门学习和借鉴,切实以转变领导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光明日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闫腾腾
“请好好品尝一下我们的‘信阳红’,养生健胃,口感更好!”在前不久举办的“信阳红风暴郑州启动仪式”上,一位中年男士提着满满一壶红茶,逐个为来自全国各地客商面前的茶杯倒满。当大家得知这位“推销员”是茶叶产地、河南信阳的市委书记王铁时,纷纷鼓掌,品尝后更是放心地签下订购合同。
其实,“信阳红”诞生就有着“书记缘分”——去年12月27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信阳考察时发现,信阳种茶历史悠久,但信阳毛尖对采摘和工艺要求很高,企业一般只采春茶,夏、秋茶基本都扔掉了,每年茶叶的利用率不到60%,于是建议信阳要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尝试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增加群众收入,而且直接建议,秋茶滋味浓郁,可以加工成中外消费者都能接受的红茶。卢书记意味深长地说:“信阳是革命老区,有着红色传统,可以给新产品起名‘信阳红’!”
省委书记现场考察的思路很快付诸实践,并产生明显的效益:信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有关部门考察学习,经过多次试验制作,发现由于大别山区特定的环境气候,夏、秋茶叶肥硕丰润,营养充沛,经过发酵、干燥等程序后,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茶氨酸、黄茶素及氧化物等高于同类产品,醇香甜美,推出后就受到消费者欢迎。为了使这一惠及茶区民生的新产品尽快走出去,今年10月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组成数个推介团队,由主要领导带队,向全国人民展示“信阳红”。正如王铁书记所言:“‘信阳红’红到哪里,我愿意把茶泡到哪里。”
目前,信阳市8个主要产茶县区已有24家企业生产出了“信阳红”,产量达50万公斤,产值2亿多元,成为中部茶产品的新贵。王铁深有体会地说:“卢展工书记一直倡导用转变领导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信阳红’红起来就充分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否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落空、流于形式。‘信阳红’是一个开始,我们会进一步拓展思路,争取加快老区发展步伐,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大利益。”
(原载于2010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