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宏远 陈建普)浉河区在2009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先进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区呈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完善城市设施,夯实文明之基。今年,该区相继完成了鸡公山大街、浉河南北岸沿河道路等市区道路建设改造任务,新增道路面积11万平方米;加快推进火车站区域改造步伐,“城市客厅”轮廓初现;经典花园、金色水岸花园、弘昌运动城等一批环境优美的高档住宅小区建成;新建4.2公顷浉河带状公园绿地,配置亭台楼阁和休闲健身器材。
提升管理水平,扮靓文明之窗。该区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作为重点,着力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工夫。改革环卫体制,在中心城区办事处成立了7个环卫作业公司,添置环卫车辆84辆、垃圾箱106个,投入环卫作业人员454人,负责210条、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背街小巷卫生保洁工作,并实行日督查、周通报、月点评制度,使市区环境卫生状况达到了“六净六无”标准;加大门店招牌审批力度和亮化管理工作;实施灯光亮美工程,新增亮化投资350万元,新亮化背街小巷11条,重点做好龟山亭、琵琶台景点亮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城区路灯、城市霓虹灯有12万余盏,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及亮灯率均达到98%。
强化创建工作,彰显文明之风。该区加强文明建设宣传工作,在媒体开辟公民道德知识宣传专栏,制作专题片深入宣传创建工作;印发《创建文明城市知识读本》、公民道德宣传画册等2万余册,印发倡议书5万余份;在全区广泛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提升文明素养”主题演讲、诵读比赛主题活动,在学校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诚信教育活动,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三理”教育网络。在创建活动中,该区通过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扎实推进文化市场整治,有效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