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通 讯 员 士 友 书 杰 李 俊

信阳信美纺织有限公司,是由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洲际纺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中美合资企业,主要经营纺织、纺纱产品进出口业务。该公司利用喷气纺纱技术研制开发了天丝、莫代尔、竹浆纤维/棉、天丝/绦纶、纯粘胶30S针织纱等许多绿色、生态、环保的高档新型纺纱,市场销售前景好,产品供不应求。谈起企业目前这一良好的发展境况时,企业老板、职工无不称赞浉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

金融危机给以提供纺织服装上游产品为主的信美公司造成严重冲击,导致企业资金短缺,生产难以维持,技术人才跳槽,一线工人辞职,这家新生的企业面临夭折。

2007年1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1号、2号文件,出台了“五禁止、十不准”等一系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定,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浉河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执行这一系列的政策,区委书记霍勇多次强调,企业是浉河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事关浉河区能否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他要求区委、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难,及时、快捷地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为企业发展开绿灯。了解到该企业情况后,浉河区委、区政府立即决定倾力扶持,通过区首家政策性担保公司——浉河区融发担保公司积极和银行沟通协调,于2009年8月为企业解决担保贷款500万元。

在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迅速调整战略,积极开发国内市场和研发,使企业慢慢地渡过危机,成功涅槃。目前,企业产品从10多个品种迅速发展到50多种,拥有上海、广东、浙江、山东30余个城市的80多家客户,产品销售和利税大幅提升。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纺织品出口逐渐增强,江浙、广东诸多纺织服装厂又重新恢复生产,公司业务大幅增加,年产值可达1800万元。企业老总诚恳地说:“危难时刻政府热忱扶持,雪中送炭,不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且使企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坚定客商投资信心。浉河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重商、安商、扶商的服务体系,区委、区政府领导定期召开企业恳谈会,听取投资项目和企业负责人的建议和要求,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各入驻企业都有一名副区长级干部负责跟踪服务,重点项目有一名正区级干部跟踪服务。他们每年发放对政府各职能部门服务企业、办事效率等落实各项已出台政策的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考核打分,问卷调查的反馈意见表明,绝大数企业对政府的各项工作是认同和满意的。

河南信电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温州来的客商投资的公司,董事长汪生伦对信阳的投资环境十分满意,他不仅坚定了在信阳的投资信心,加大了在信阳的投资,还利用兼任信阳温州商会会长的身份,向老乡、朋友及自己的客户宣传信阳和浉河区,以商招商,几年来经其介绍的3家投资者,均已在信阳投资建厂,做强做大。

中国浙江华仪电器集团是一家总部设在温州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是我国输变电行业中高压电器设备行业品种最多、跨度最大的企业之一,年产值达40亿元,在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浉河区原有一家生产输变电开关设备的大型国有企业,2000年因经营不善依法破产。如果华仪集团能够收购这有着几十年品牌优势,拥有现成的生产、检测设备和熟练的生产技术人员的企业,将会形成双赢局面。

经过多次沟通,得知投资方的担心和顾虑后,区委、区政府立即采取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包括承担因投资环境不稳定有可能造成投资方损失的赔偿并以合同形式加以确认,这使投资方吃了定心丸,消除了顾虑,更使投资方感到浉河区领导的真情实意和亲商、爱商的真诚。2007年6月,投资5000万元的中国华仪电器集团信阳华仪开关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华仪集团整体收购该企业后,使原来在河南仅有几个人的销售公司的弱小局面,发展成以信阳为中心的生产基地和营销中心的大布局,并且迅速在河南及周边几省打开市场,开关电器产品当年就完成产值5700万元,上缴税收470万元。3年来,华仪信阳开关公司实现了产值、税收每年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的目标,已安置的原企业下岗员工占华仪开关员工总数的50%。2009年华仪信阳开关公司在信阳工业城新征土地100亩,在建厂房及配套设施20000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投资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至3亿元,利税2千万元至3千万元的发展目标。面对已经形成的双赢局面,华仪集团表示,他们将凭借浉河区优良的软环境,加快提高企业的硬实力,充分放大合作共赢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为魅力浉河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