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征
继“蒜你很”、“豆你玩”之后,“姜你军”大有成为网络流行热词之趋势。其之所以流行开来,笔者觉得,蒜、豆、姜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句话——关系民生,也是菜篮子问题。
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6月初以来,全国鸡蛋价格累计涨幅为25%。约四成的省市鸡蛋价格涨幅超过30%。姜的价格连续34天上扬,大葱、大蒜、生姜价格涨幅在0.1%~0.9%之间;豇豆价格降幅在0.4%~1.2%之间(据2010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另据新华社消息,继大蒜、绿豆价格持续上涨后,近期超过九成的省区市生姜价格出现上涨。有人形象地称此系“蒜你狠”“逗你玩”“猪你涨”这“涨三疯”后,大家又被“姜军”,出现涨价“四天王”。
平心而论,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菜农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压力要远远高于消费者。无论是种粮还是种菜,从撒上种子那一刻起,少不了要浇水、施肥、除草、灭虫……辛勤劳作几十天甚至大半年,一场大水就可能让到手的收成打了水漂,血本无归。就算收成到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心里还直打鼓。一斤粮、一斤菜,常常只卖出一瓶矿泉水的价。这显然没有体现出农民的劳动价值。经济学家许小年指出,“农产品炒作都是钞票惹的祸。”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探究绿豆、大蒜、生姜疯狂涨价的原因,正如政府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后,股市也不景气,资本只能在流通中见缝插针,在自然灾害背景下,一些农产品减产,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本不起眼的大蒜、绿豆类农产品在资金的作用下兴风作浪,甚至一些蔬菜都出现了炒家的身影。对于“蒜炒家”,100%的利润委实还不够大。令人担忧的是,市场经济带来开放自由的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使得不择手段贪婪谋利者有机可乘。
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但应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还得靠市场来解决。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与房价上涨一样,原因该是货币流动性过强。因为货币流动性具有天生的投机趋势,一旦资金存在杠杆空间,多余的货币一定会朝着杠杆的低地流动。国务院就针对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农产品竞相涨价的势头略有平息。时至今日,有些人在市场上又“装大蒜头”。可恶的炒蒜者!从炒茶叶、炒红木、炒煤炭、炒矿,到炒房、炒蒜,谁都知道是什么人!现在看来,如果不打掉“蒜你狠”,由“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姜你军”,然后会“葱你家”再来“辣你头”了。“蒜你狠”背后是谁算?“豆你玩”背后是谁逗?“姜你军”面前是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