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怀士
菊花开,重阳到。中华民族的“敬老”美德,实质上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和瞻养,其最具体的表现是对父母的感情。然而,据闻一位教育家到一所名牌小学给孩子讲一个古代孝子“王祥臥冰”的故事。说晋代有个叫王祥的青年,母亲去世了,他伺奉后母照样诚笃。隆冬时节,河里结冰,已无法下网捕鱼,他为了抓活鱼回来孝敬后母,解衣卧在冰面上用体温化冰求鱼,结果有双鲤游出。当时好几个学生站起来说:王祥是傻子,自己的妈妈都没必要这样,何况是后娘。这个学者非常感慨。一个打动了多少代人的故事怎么就不能在我们这一辈的后代中引起共鸣呢?家长和社会在关心他们的同时,注意给他们植入过克己为人、孝敬父母的思想基础了吗?
这说明,目前父母在一些子女心中的地位出现了淡化和“断层”。当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不能忽略的环境因素。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价值观丧失和扭曲,把尊老敬老的良好美德忘得一干二净,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下一代青少年儿童道德观的形成。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里。在不少家庭中,“独苗苗”成了全家几代人的“核心”,众情所依,众望所归。可是,大人们超量的爱抚、过度的关心反而适得其反,使那些被捧为“小太阳”、“小皇帝”的孩子从小就认为父母长辈是理所当然为他们服务的,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养育之恩”“思孝反哺”这一说。
殊不知,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又怎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主义热情呢?“孝敬父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既是一种认识,又是一种情感;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良好的道德习惯。“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最贴近的道德教育,特别在今天,当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追求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这种教育,将促使人们把好的风气带到各个角落,从而成为道德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起点和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