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①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方波在福州市接受东南卫视、新华社等媒体记者的采访
②③⑩沿途所看到的各类祠堂
④固始县县长曲尚英在泉州市接受凤凰卫视等媒体记者的采访
⑤寻亲团一行在沙县曹朋公祠前合影留念
⑥每到一个祠堂,都受到鞭炮迎送的礼遇
⑦敲锣打鼓迎亲人
⑧在祀拜祖先的祠堂柱上,刻的是“祖德怀固始”
⑨在“祖德流芳”的匾下,贴的是固始县行政区图
四乐轩内中午刚摆完喜酒宴,板凳收拾后放在桌上
这就是仙霞古道
除⑤外,本版图片均由向炜 摄
本报记者
(上接第一版)
随行团团员、固始县根亲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学文在岳西县方氏祠堂中,接受了凤凰卫视记者采访,谈了他此刻的心情:“此刻站在岳西县方氏祠堂院内,我联想到固始方氏,两地方氏家族,同宗一脉,历史上固始方氏一门出了六位进士,被方氏宗族和社会各界称为“六桂联芳”,至今在海内外传为佳话。岳西方氏古往今来也是名人辈出,志士名贤方孝儒等,在民族史册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唐初和唐末跟随陈元光父子和王审知兄弟南下入闽的将士中,都有方氏家族的精英,比如方紘、方子重等历史先贤,他们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推广中原农耕技术,建设闽粤,创立漳州,开发台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在闽粤台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也架起了固始与闽台、海内外的血脉亲情的桥梁。”
岳西县多年关注姓氏文化的柯万英老师介绍说,岳西方氏源于中原,有方氏祠堂楹联为证:“鄱湖世泽源流远,河间家声日月长”。而岳西孙氏祠堂有一幅楹联,楹联内容直接反映出这支孙氏就是来源于固始:破楚威齐除帝制,由兵家而国父,历三千年丰功伟绩名扬华夏;尊宗敬祖续诗书,从固始到敖江,传四十世亮节高风泽溯富。
随行团团员、固始县旅游局局长李新堂在和岳西县旅游局局长王华交谈中谈到,以固始为集散地的中原先民,每当战乱来临之时,为躲避战乱,扶老携幼,沿着大别山的古道,经过岳西,向东南迁徙,到达以环鄱阳湖为中心的赣州地区,而一旦战事平息,这些南迁的中原先民,他们一部分继续南下,形成了一支重要的客家民系;而还有一部分,他们眷恋故土,又返回大别山,形成了整个大别山区域独特的姓氏文化现象。过去,高高的大别山阻不断中原先民求生避乱的意志,今日,高高的大别山同样也隔不绝我们血脉相连的亲情。
黄梅:拜古寺
因为黄梅戏的缘故,让我们对湖北省黄梅县感觉并不那么陌生。但取道黄梅县,却是为了进古寺、拜先贤。
黄梅县有“三宝”:黄梅戏、五祖寺、“岳坟”。这个地方出名,一则是因为源于此地、光大于安徽的黄梅戏,再则是因为扎根黄梅县的岳飞后代。岳飞是中原人,他的四子岳震、五子岳霆死后就葬在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黄梅县境内的大别山,山势险峻,峰峦叠嶂,风景优美。古时,境内名山多为僧有,大小寺庙遍布全县,素有“小天竺”之称。这些寺庙大多属于禅宗,故有“薪黄禅宗甲天下”之说。诸禅寺中,五祖寺影响最大,五祖寺为唐太宗时建,佛教禅宗盛极一时,当年僧侣有千人之多,它既是禅宗五祖弘忍的说法道场,又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的圣地。
禅宗是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在六世纪二十年代传到中国的,达摩被称为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是在中原少林寺面壁而坐,慧可晨夕参承,达摩传心法给慧可。慧可即禅宗二祖。后来一直传到五祖寺创始人弘忍。弘忍正是湖北黄梅人。这也是五祖寺和中原的渊源之一。五祖寺在禅宗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和影响力,与中原禅宗始祖达摩一脉相承。
我们前来五祖寺,不仅是因为这个缘故,五祖寺和中原更重要的一段渊源是关于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兄弟五祖寺定乾坤的故事:
且说唐末王审知兄弟随王绪率以固始乡民为主组成的义军5000多人,扶老携幼,受秦宗权所迫,到达黄梅县。黄梅自古称“七省通衢”。史称吴头楚尾,荆扬咽喉。此时,前有滔滔江水,后有追兵,何去何从,军中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王审知兄弟彼时虽然不是军中主帅(主帅为王绪),但义军大部分是固始乡民,对于王氏三兄弟可谓言听计从。十分相信佛教的王审知兄弟专程前往五祖寺求佛问津。据佛经《先觉宗乘》记载,在五祖寺前,王潮、王审知兄弟求得一签,此签暗示王审知具有王者之相,渡江南行至东南之地,必成大器。于是,王氏三兄弟力劝王绪率军南渡长江。此后,王审知兄弟果然南下兵定福建。后来,笃信佛教的王审知在主政福建时,兴建或修复佛寺200多座。所率固始乡民也落籍福建,开基兴业,并以福建为中心,向粤台迁徙,进而播迁到海外,形成了独特的“访祖到福建、祖根在固始”的根文化现象。
王氏兄弟不知,当年在五祖寺前的这一拜,不仅改变了其个人和随其南下固始先民的命运,福建的历史也因他们而自此改写。
黄梅县宗教旅游局副局长梅仲义对王氏兄弟当年在五祖寺的这段传说并不知晓,当听完我们的介绍后,很是惊讶,连连感叹道:这段故事竟然佛经都有记载,这对弘扬禅宗,推介五祖寺旅游文化大有裨益。五祖寺监院达藏听说了这段渊源后,欣然和我们寻亲团的成员们在五祖寺内合影留念。
婺源:访民居
离开黄梅县,也就翻越过了大别山,沿着先民的足迹,我们寻亲团一行跨过九江(古称浔阳),一路向前,到达江西的上饶市婺源县。
婺源,那可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究竟是什么渊源,竟然会成为我们寻亲团的重要一站?
这个疑问一到接待我们的婺源县政府办的小方同志那里,立即就有了答案:没有中原移民,哪会有婺源这么多的古村落?没有这么多的古村落,哪还有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之美,美在村落!
婺源古村落,是历史上中原士族因历史变故移民至此而逐步繁荣发展起来的。婺源的这段特殊的历史,婺源人自己有的清楚,有的并不十分清楚,祖先来自哪里,是干什么的,没有人问,也问不出来。每个村落的祖先来到这里,非富即贵,大都有一段特别的经历,大都是为了逃避而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形成了这里比较特殊的现象,一是在选择村落时,肯定是以防御为主,一定具备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或者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或者是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
在江湾村参观时,记者注意到,村前有座南关亭,村后有座北河门,前后门庭高大,如果遇到一些外敌来袭,两边大门一关住,整个村落就像一个城堡,敌人再想出去,难比登天。
在先后参观的江湾、汪口和李坑三个比较有名气的民居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古村落中,婺源人世代聚族而居,婺源建设村落有很明确的规定,最大的200多户人家,多了再迁出去建,每一个村落都有一个姓做主导,其他姓氏为辅。民居紧挨相连,每两户人家都距离很近,屋外建出山马头墙,青砖披顶;屋内精心布局,雕梁画栋,梁坊、斗拱、门楣、窗棂等处处古朴雅致;号称“江南第一祠”的汪口俞氏宗祠内,其梁、柱、窗上的浅雕、深雕、浮雕、透雕、圆雕形成的各种图案有100多组,刀功细腻,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中原士族的历次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丰富的文化,这份厚重的文化便凝固在婺源古民居上了。这些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间,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徜徉在青石板铺就的村巷中,走在婺源的乡道上,欣赏着婺源的古村落,我们都沉醉其中。婺源的美,其实不在于哪一个具体的村落,而是婺源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村落。一些小的景点比刻意参观的景点还要有味道。
陪同的的婺源县旅游局负责旅游市场的叫李新英,她和固始旅游局局长李新堂就差一个字,她开玩笑说:“你们寻亲团一路寻亲,这不就寻着一个自家小妹妹了吗?亲人来了,我就给亲人们唱一首婺源当地的民歌吧,她唱的是那首婺源主题歌曲《老家》,只听了一遍,就难以忘怀:
老家老家很远,在很远的山洼洼
爷爷说起它,闪着朦胧的泪花,
老家老家很美,是很美的山水画
奶奶说起它,泛起淡淡的彩霞
老家的树上挂着好大的雪梨
老家的山坡栽满好香的绿茶
老家的水里游着荷包红鲤鱼呀
老家的龙尾砚哪名扬我中华
说起说起老家,粉墙青砖黛瓦
平平静静的日子里,插秧种树采茶
想起想起老家,耕读鱼樵人家
小小山村走出了状元、榜眼、探花
……
说起说起老家,一声声古琵琶
想起想起老家,一声声电吉他
说起说起老家,一声声《蝶恋花》
想起想起老家,一声声《浪淘沙》
说起老家老家,想起老家老家
说起老家说起老家,想起老家老家
那一声声老家亲切呼唤的背后,记者不禁想到,这首歌不仅在讴歌现在的婺源老家,应该也在追溯着他们梦中的中原老家吧?
江山:踏古道
从江西经浙江南下福建,江山市的仙霞古道是必经之地。
仙霞古道北起江山,南至浦城,全长120.5公里,江山境内75公里,浦城境内45.5公里。记者用手机上的导航进行了一下定位,途中经过21处地方,在地图上几乎是一条直线,很少转弯。
中国古名关15道,南方仅3道:娄山关、仙霞关、友谊关(与越南交界)。在众多的驿道中,似这般在蛮荒苍莽的大山里、修筑在崇山峻岭上的则不多。山岭上的驿道,似这般险恶的则更少了。
直并代表好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古道据称是唐乾符五年(878)黄巢修建。早在唐总章二年(669),陈元光的祖母魏太夫人率固始援军就是经这条路入闽的。也就是说,比黄巢早209年,固始先民已从这条路上踏过了。不难想像其当时穿越这条古道的艰难程度。
仙霞古道共有四大隘口,从南宋后统称仙霞关。我们的大车无法直接开到仙霞关,中途又换上一辆面包车才抵达这里,沿着三四米宽的石块铺成的驿道前行,不久就到了仙霞关的第一关,这里四面环山,树木茂盛,地势开阔,往第二关去坡度比较大,路程相对比较长点,步上仙霞古道,使人感觉到古道的苍凉与两旁山势的险峻,残破的青石板铺就的古道一级级延伸着,仿佛没有尽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走完全程,但已经充分领略到了古道的艰难和险峻。正如郁达夫在《仙霞纪险》所描述的“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条岭,辟一个天地”。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安得此身生双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唐朝白居易写的这首描写仙霞古道的诗句,不知引起多少走过这条古道人们的共鸣,这首诗或许也最能代表当时往来古道人们的心情。
这是一条和固始先民联系最紧密的古道,何尝不也是一条让固始先民心碎的古道呢?
今日,记者重新踏上这条青石古道,心情何其沉重。默默凝视着古道,记者的思绪飘向了远方。遥想当年,魏太夫人率领固始援军一路急行,赶到这里,却不幸遇上瘴气,部分将士患上瘟疫,包括领军主帅,她的两个儿子,竟然不治而亡。此刻,前方战事吃紧(她的大儿子陈政兵困闽南九龙山),援军因瘟疫失稳,见此情景,为了稳定军心,身经百战的魏太夫人毅然挺身而出,秘不发丧,命令援军抬着已经去世的陈敏和陈敷,继续前行。
这段历史,《浦城县志》是这样记载的:唐总章二年(669),唐将陈政携子陈元光领兵越仙霞岭进入福建。因兵力不足,朝廷派他哥哥陈敏和陈敷领兵南下增援。母亲魏氏随队同行。到江山,敏、敷病亡。魏氏率兵进入福建。这位老夫人,在痛失双子的情况下领兵,自然非等闲之辈了。
蒲城:忆先民
离开仙霞岭后,我们径直到达仙霞古道的终点——福建蒲城。
浦城县地处闽浙赣三省七县结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门”,自古为中原入闽第一关,至今已有1811年,历史上出过8个宰相、20个尚书、4个状元、172个进士。县境内山水秀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历史名人江淹、陆游、朱熹、徐霞客、林则徐等曾在浦城工作和生活过,写出了大量广为流传的佳作。
翻阅蒲城县志,可以找到这样的记载:当唐军抬着陈敏、陈敷兄弟两人的遗体历尽艰辛,进入汉兴(今福建浦城)后,陈敏的儿子元敬、陈敷的儿子元剔亦因一路急行颠簸、感受风寒瘴气,相继染病夭折。儿孙两代四个人相继病亡,魏太夫人万分悲痛,唐兵将士无比哀伤。为了轻装前进,魏太夫人遂将儿孙四人及部分将士安葬在汉兴山上,并顶替儿子亲自挂帅,含泪继续挥师南下。
浦城县志记载的有唐墓葬群200余座,其墓主人就是当年中原入闽增援的将士。
10月4日,当寻亲团一行赶到蒲城时,天已经比较晚了,夜幕中我们在蒲城县有关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县城西南方向的一座青山前,青山上松柏挺拔,翠竹掩映,掩埋唐军将士的这片青山已难觅坟茔的踪迹,只留下山前的一座东岳庙,东岳庙里香火缭绕,当人们在东岳庙祭祀的同时,也在表达对当年长眠于此的中原入闽增援将士们的哀思。
蒋仁是蒲城县地方志委员会的一位原主任,他在著作的《柘蒲丛谈》中记录下了陈元光父子途径蒲城的这一段历史。书中记述和固始县史志办考证是一致的。
蒲城县原地方志委员会的另一位邱主任介绍,他的先人就是跟随王潮兄弟的,当年他的先人有弟兄三人,为王氏兄弟搞运输,跟随来福建后,繁衍了福建的邱氏一脉。至今家族供奉的还是河南堂这三个字的牌位。
在蒲城县为我们寻亲团举办的座谈会上,前来参加的三任蒲城县地方志委员会主任为不同姓氏,而据他们自己介绍,他们的先人都是来自固始。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座谈会上,蒲城的同志还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在蒲城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杨家将的故事,但地方志委员会的同志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历史误会,当年,杨家将主要在北方抗辽,根本不可能来到这里,惟一的解释就是当时老百姓把魏太夫人当成了畲老太君,把陈政当成了杨六郎,把陈元光当成了杨文广,毕竟后来关于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太多太广,压住了陈家将的传播。
南北风烟即异方,连峰危栈倚苍苍,哀猿咽水偏高处,谁不沾衣望故乡。
我们在蒲城县就见到了这么一位思恋故乡的固始人,据他自己介绍,他叫万成富,家住固始县泉河乡,到这里已经安家落户10多年了,娶的是当地的媳妇,在这里开了家咖啡馆,由于生意忙碌,已经多年没有回老家了,刚才在街上看到我们大车车前的中原固始寻亲之旅的牌子,非常激动,就骑着摩托车一路跟来,跟了好几公里地,直到我们的车在蒲城大酒店停下来,便急急地和我们打招呼。他说固始人在蒲城的非常少,能见到老家来人,能听听老家的几句方言,比他咖啡店多挣点钱还要高兴。
沙县:品小吃
沙县因小吃而名闻天下。记者过去还真不知道会和固始县有什么关联,到这一了解,还真吓一跳,不光有关系,关系还大着呢。
沙县建县始祖是固始人,叫邓光布,沙县迁县后的第一任县令还是固始人,叫曹朋。
邓光布,河南光州固始人,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出任崇安镇将,住守沙县。据《沙县志》记载:“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冬,黄巢起义军入闽途经沙县,崇安镇将邓光布率部堵截,中箭身亡。”邓光布死后葬于沙县南阳乡大基口村虹仔窠。中和四年(884年),曹朋完成县治迁移任务。民间称邓光布与曹朋为沙县“开县始祖”。邓光布后被追封为灵卫侯,并在位于沙县城关水南的凤凰山下修建祠堂;因此,邓光布祠堂又称灵卫侯邓公祠。邓氏后裔播迁福建、江西、广东及港澳台各地;因此,福建大多邓姓都尊邓光布为入闽始祖。
不光是沙县的两任开县始祖和固始有联系,就连其最富盛名的小吃也和固始、和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先后拜谒了邓光布将军祠和曹朋公祠后,热情好客的沙县邓副县长邀请我们去品尝沙县小吃。据他介绍,现在沙县的农村,10个人中就有5个在外做小吃生意!而整个沙县,全县总人口中每5个就有1个在外经营小吃。小吃的品种有100多个,平时能常吃到的只有40种左右,小吃基本上以水稻、麦子、豆类为主要原材料,米制品、面食和豆制品几乎三分沙县小吃的天下。在高速公路进入沙县的路口的一个标志性雕塑,就是一个大大的石磨。随行团团长、固始县副县长李俊杰笑着说,那不和我们固始广大农村做小吃的工具是一样的嘛!
沙县小吃正是来源于中原。有一种说法是:沙县小吃,完好地保留了中原的许多传统饮食,被称为中原传统饮食的活化石。
中原的饮食文化传播到沙县,自然同大规模人口南迁有关。根据族谱调查,沙县境内大部分居民,都是来源于中原的后裔。《八闽通志》记载,西晋末年“中原板荡,衣冠南渡,入闽者八族”;南迁的中原人很早就踏上这片热土。来自中原各地的汉人迁居融汇沙县,使沙县成为古中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
沙县小吃制作工艺源自中原一带饮食民俗,许多小吃的制作方法和中原一致,就拿当地有名的“沙县板鸭”来说,它便是极其古老的传统食品。“沙县板鸭”的地道叫法是“沙县腊鸭”。腊制肉类食品,统称腊肉,和固始县制作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在配料等方面有了改进。另外,沙县许多人家会自制米酒,很像固始县做的米糟酒,只是做的方法更加现代化,也更有风味罢了。当晚,沙县招待我们用的就是他们自己酿造的清酒,类似于固始现在做的米糟酒,酒精度小于8度。如此制作的相似性,不能不惊叹沙县人和中原人的渊源关系。
品尝沙县小吃,既没有江浙一带的小吃那样甜腻,也不像川味小吃那样麻辣,带着其特有的、近似固始一带农村的原滋原味的乡土气息。晚上我们只品尝到了10种小吃,自然觉得不过瘾,记者便琢磨还出去再品尝几种,靠近我们住的地方就是小吃城,走进一看,不到9点那么多店面竟然都关门了!沙县小吃这么有名,按说晚上应该有很多人出来吃小吃才是。城区内的其他地方情况如何呢?记者询问在外面散步的当地人,回答是整个县城都一样,习惯晚上早早关门。他们说这也是多年来沿袭中原人早年的生活习俗,晚上早早的吃完饭,晚饭吃得早吃得少。其实也正符合养生的理念。这一点,沙县人很好地保留并坚持了下来,而我们中原人,尤其是大多数的城市人,恰恰忽略了这点。
闽清:传佳话
到达福建采访的第三站是闽清,到闽清采访,去的三个地方,分别是二陈兄弟祠、四乐轩和六叶祠。
二陈兄弟指的是陈祥道、陈旸,他们是从固始迁来后的第6代,这两兄弟可不得了,讲中国音乐史,必然要提到宋代的陈旸。陈祥道、陈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音乐理论家。兄弟俩先后同朝科举及第,虽官高位显,但都潜心于我国传统文化理论研究,颇有建树。陈旸先生以其所著的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乐书》扬名,成为北宋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陈祥道先生以其所著《礼书》名世,成为北宋著名礼学大家。“二陈”先生撰立宏篇巨著,曾影响宋元明清数百年。清乾隆年间,《乐书》《礼书》均被收进《钦定四库全书》,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巨大贡献,口碑流传,功垂千古。
宋代名臣胡铨撰写的《陈氏肇迁漈上总赞》云:“陈氏鼻祖,来自光州。”从胡铨撰写的《总赞》和陈祥道撰写的《家谱首言》说明,涤上陈氏先世为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氏,其始祖陈千郎公是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随王入闽,居于福州大义,官拜三司左丞,所生七子各析居外邑,卜居闽清漈上者乃陈千郎公的三子陈柄公。柄生五子除长兄外,其他四兄弟皆进士及第,被称为“五子四登科”。这五子又生出几位有作为子孙,连中进士,皆以理学传世,当时县里在这个家门第七人中进士时,为其立“七进士坊”以表彰,后被称之为“一门七进士”。听陈家人介绍,当时不知道以后又添两名进士:陈和中和陈问,因此应该说是“一门九进士”。
四乐轩有256年历史,是福建省保存最大的民居。四乐轩为两层半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全轩大小厅堂42个,住房793间,273户人家共996人,纵深158米,南北宽123米,建筑特点是4个院落13道大门直接进入。
我们到达的时候,看见四乐轩的几个院落都有刚收拾好的桌椅板凳,原来是当天有刘姓子孙在办喜事,而第二天还有一场订婚宴也要在这里举办。据了解,刘姓家族的所有红白事都会在这里办。
四乐轩的第九代媳妇朱秀玲一见我们面,就自豪地说:刘家人丁兴旺,今年已经生了10男4女,还有好多怀孕的呢。刘家子女很会读书。刘保庚家一子二女三博士,其后代又有4个博士生毕业。刘家传了13代,从第一代到第九代,代代出县长。
更难得的是,在一进大门的第一个院落门柱上,就有固始垂福泽,忠贤衍家声这样的楹联。在第四厅也是最重要的供奉老祖先牌位的大门柱上,又是一副怀恋祖根地的对联:祖德怀固始,宗风仰凤岗。念及祖根地之心情,可窥一斑。
闽清六叶祠,是福建省最大的古祠堂,是闽清黄氏后裔为纪念入闽始祖黄敦而建的祖家庙。黄敦,史称“虎丘”,是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公元893年随王审知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从河南光州来到福建。王审知建立闽国后,黄敦归隐今天的闽清塔庄镇秀环村凤棲山。又因黄敦生六子:世称“六叶”,故又称“六叶祠”。该祠历宋、元、明、清数朝,兴盛一时,是目前福建规模最大的祠堂。
六叶祠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拔灼曾三次到固始黄氏祖根地寻访拜谒,见到我们的到来,老人非常高兴,一进第一道大门,老人就指着门前的柱子向我们说,黄氏来源于中原固始,是名门望族,固始山川秀,虎丘枝叶荣啊!曾出过两朝双宰相,三代五状元。
经过1120多年、40余世的繁衍,江夏黄氏后裔遍及福建、台湾等地,另一方面,一些六叶祠的黄氏后裔远涉重洋,迁居到海外各地。至今,六叶祠的黄氏子孙嗣遍环宇,总人数达200多万人,成为福建的主要宗族之一,也是福建黄姓的重要分支。
每到一处,他们都是争相向我们报喜。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来自固始,正是怀着浓浓的亲情,才想把喜讯同至亲分享。对固始这支根脉的眷恋,让他们在有了大的发展和成就后,把对祖根地的眷恋,写进家谱中,刻在祠堂上,供世代传颂。
福州:搭金桥
10月7日,中原(固始)根亲文化寻亲之旅一行抵达福建的省会福州市,与同时到达这里的中原文化福建行的大部队胜利会师。
福州市委、市政府对这两支来自家乡的大部队抵榕表示热烈欢迎,在当晚举办的盛大欢迎晚宴上,福建省副省长、福州市市长苏增添等出席欢迎晚宴,并在和记者攀谈中谈到,福建与中原地区,尤其是福州与固始有着深厚的血脉亲缘关系,骨肉相连,割舍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不仅带给福建和福州人民无尽的精神财富,而且将不断激励后人开拓进取、奋力拼搏。
“我也是寻亲团的一员,我今天也是来寻亲的,福州有我们许许多多亲人,无论是客家人、福建人,还是台湾人,很多和我们有血脉的渊源。此次福建行,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愿望来的,也是抱着交流的愿望来的,我们来寻亲就是最好的交流。”市委书记王铁在10月8日中原根亲文化福建行福州联谊会上的这段致辞一下子就拉近了和与会的福建各界人士的距离,“我总结四句话:政府交往、民间互动、经济联姻、互办实事。我想今天的联谊会是一个开端,今后通过若干年办若干件实事,就把我们的根亲文化联系得紧之又紧、密之又密。”王铁还引用了《绿叶对根的情意》,《把根留住》这两首歌曲中的歌词,以及泰戈尔的那句“无论你走多远,你的心永远和我相连;无论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与根相牵”来比喻豫闽两地的根亲之情,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会场上多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福州市与信阳市虽然远隔千里,但两地人民的心息息相通。因共同拥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历史人物——闽王王审知而亲情相连;因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促进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谋发展而携手并进!”福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玲的致辞也是声情并茂:“我们为河南、信阳和固始的今日发展成绩高兴,今天在这里适时开展中原根亲文化福建行活动,致力中原根亲文化建设,为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助力,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豫闽两地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这次联谊会上,固始县与福州市晋安区签订了友好县区协议。同时举办了经贸合作签约仪式,共实现签约项目16个,签约总资金60多亿元。
福建省、福州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福州市晋安区委、区政府负责人,福州市各县区委统战部、工商联负责人,福州市部分市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以及中原根亲文化福建行代表团全体成员共200多人见证了这一时刻。
当天,中原根亲文化福建行代表团还赴闽王王审知陵园举行拜谒活动,并参观考察福州软件园和金山工业区以及开展旅游项目推介等系列活动。
在举办的旅游推介会上,几十家当地旅行企业参加会议。据介绍,福建人民对闽王王审知的情感非常的深,福州市投入6570万保护王审知遗迹,福州众多王审知遗迹保护完好。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王审知委员会和泉州的“福建五代闽国三王文物史迹修复委员会”还联合福建媒体建议在“开辟福州王审知遗迹专线游”的基础上,进而开辟全省王审知遗迹专线游,如此重视,那么开辟闽豫游和闽固游就顺理成章了。毕竟“开闽三王”后人在福建至少有200万,这一庞大群体带来的寻根文化游,其效应可想而知。所以福州市旅游部门对这次中原根亲文化旅游推介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固始县旅游局和福州市旅游企业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和友好县区协议一起,为两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架起了一座金桥。
泉州:续根情
泉州市是中原根亲文化福建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我们本次中原(固始)根亲文化寻亲之旅的终点站。
据泉州市方志记载: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有中原人入泉,多沿江而居,由于思念晋朝故土,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开发。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泉州市经济发展迅猛,在福建省排名第一。其文化底蕴同样深厚,泉州境内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该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展馆通过许多方面的展出,科学全面地阐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历史事实。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展示、合作、互动的平台。2006年5月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接待游客200多万人,台湾同胞15万人,是对台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此前,展出的内容并没有祖根地固始,中原根亲文化福建行此行泉州,就是要来填补这个空白。
10月9日上午,固始县县长曲尚英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党委书记谢青海分别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固始县人民政府长期合作协议上签字,自这一天开始,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里开始开辟专门的展馆,展出固始县的有关根亲内容。
“河南省固始县与我馆合作协议的签订,将有助于发挥我馆这个重要的对台交流平台,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更好地诠释豫、闽、台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渊源,再续豫、闽、台血浓于水的“渊源”关系。”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党委书记谢青海对协议的签订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这么一个重要的馆内设立固始根亲文化专题展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泉州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亚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此举必将为弘扬中华文化、深化河南与闽台的联系、发展两岸关系、推进两岸三地和平发展发挥独特作用。”
“中原根亲文化、八闽文化和台湾文化一脉相承,渊源深厚,密不可分。如果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缺少祖根地的展区,那将是历史的遗憾。”信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宋效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本次签字仪式的举行,将会进一步加深泉州的专家学者对固始根亲文化历史的了解,使他们积极参与固始根亲文化相关课题的研讨,对增进两岸三地人民的亲情和友情,都会发挥独特的作用。”
是啊,无论时代变迁,但这种建立在对中华民族道德思想认同基础上,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根缘,和与生俱来的血缘一样,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切断的。
“中原(固始)根亲文化寻亲之旅到泉州后按照既定行程安排就该结束了,但我认为,我们寻亲之旅没有终点,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固始县县长曲尚英接受东南卫视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寻亲之旅和根亲的联谊,实现了人员的交流;通过人员的交流,达到了经济、文化乃至其他很多方面的合作与发展的目的,所以说,以根亲文化为主题的寻亲活动我们以后还会继续。”
我们一路寻亲而来,收获一路的亲情和友情。既是一次寻亲之旅,也是一次宣传之旅、探索之旅、发现之旅、联谊之旅、交流之旅和发展之旅。可以说,开展的是寻亲之旅,展示的是中原形象。
所到之处,我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贵礼遇。尤其是进入福建后,每到一个祠堂,远远的就会有一大挂鞭炮响起,等到离开时,主人又会燃起长长的鞭炮欢送;在福州拜谒闽王王审知陵墓时,当地的王氏族人还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来自中原老家的亲人。
所到之处,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沙县曹公祠堂内,在“祖德流芳”的横匾下,工工整整的贴着固始县行政区图,负责祠堂的曹振健老人激动地说,年龄大了,一直都想回老家看看,不能回去就瞅瞅老家的地图也好啊!82岁的曹振健老人还说,听说老家要来人,我连续几夜都睡不着觉,那种心情,好比孙子期盼着想见爷爷一般啊!
所到之处,处处弥漫着的亲情和友情,让我们觉得亲情无处不在。
这一路走来,参加活动的11家新闻媒体记者经受住了考验,长途跋涉的旅途之苦自不必言,白天要赶路,到地方要采访,采访的地方大都在山区,即便是乘车,晃悠多了也很折腾人。晚上要及时整理当天采访内容并发稿,劳力劳心劳神。中午很少能在13点前吃到午饭,晚上则不指望能在凌晨1点前睡觉。由于跨越好几个省,饮食差异大,出发的第二天河南卫视的记者周翔就水土不服,吃不下东西;固始电视台记者朱文玉走的时候就在感冒,但大家依然坚持完成各项采访任务。
这一路走来,参加活动的记者都能有所斩获,信阳电视台总编龚得生感慨,过去只是从书上或从别人介绍中得知固始先民南下的一些故事,印象并不深刻,通过这次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实地采访,所见所闻,收获到了更多从书本上学不来的知识;大公报记者段小燕为赶一个稿件,熬夜写到凌晨4点,她说,记者熬夜写稿都是常事,但像这样跨6个省,连续10天采访,夜夜赶稿,还真是第一次。一路熬下来,以后再大的采访战役也不怕啦!
这一路走来,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还体会到别样惊喜。在婺源那天,当听说是随行团成员陈学文的68岁生日时,大家专门准备了一个大大的蛋糕,一起为陈老祝寿;车到闽清,又适逢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向明超的42岁生日,大家又快乐地举起清茶一杯,为其送上祝福。26人在10天的团队活动中,能遇到2个人过生日,也算难得了!
久有寻亲意,今朝遂夙愿。固始县主办这次大型寻亲之旅活动,对固始、信阳乃至整个中原都是第一次,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索之旅。行文至此,记者突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固始在根亲文化的路上已经跨出可贵的这第一步,必将会迈出第二步,第三步,这条路会越走越宽敞!
跨越6省10县市的中原(固始)根亲文化寻亲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次跨越时空的追寻,绵延了根亲,播撒了亲情,这段经历让记者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