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市试验办)近年来,平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力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初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目标,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围绕群众“少生病”,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该区一是强化经费保障。制定出台了加强防保人员管理的实施意见,把基层防保人员工资及运行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切实消除防保创收和重医疗轻预防的倾向。该区财政出资按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为全区村级卫生人员购买养老、医疗责任保险,解除了村医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他们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强化信息服务。投资700多万元建起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心,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67300户、612002人,建档率达94%。三是强化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坚持日常预防和重点监管相结合,制定科学防治预案,切实加强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的综合防治力度。
围绕群众“看起病”,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该区一是健全新农合工作网络。在区、乡两级设置了“新农合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8名(其中区级12人,乡镇各2名),将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等纳入区财政预算;投入专项资金120多万元购置了新农合网络管理系统设备和办公用品,为区合管办配备了新农合稽核专用车辆,保证了日常工作高效运转。二是完善新农合工作制度。全面实行新农合一证通制、报销补助限时办结制、就诊转诊核销便捷制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日常管理规范化;建立推行医疗服务质量控制考核制度,网络监控、次均住院费用限制、大额费用报告核实、外伤(中毒)病人认定等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有效控制了不合理医药费的增加;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基金“收、管、支”三分离制度,保证了基金安全、高效运行。三是创新新农合服务措施。率先在全市建立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系统;在外出农民工就业地点指定定点医院,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
围绕群众“看好病”,加强医疗人才培养
该区一是大力提高村级医疗管理服务水平。该区财政拿出600万元专项经费委托郑大一附院对全区803名村级卫生人员分6期免费进行了为期三个半月的全脱产培训;2008年起开展了区、乡医疗机构为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免费培训工作,共培训乡、村卫生人员898人。二是建立了郑大一附院乡村医生远程教育平桥分中心。三是推行了医师注册多点执业制度,允许执业医师以上医务人员可以在2个至3个医疗机构注册执业,从事临床诊疗服务,促进了医疗技术资源向基层流动,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领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所,建立了患者首诊在村卫生所(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村卫生所(社区)的双向就诊转诊机制。四是建立完善了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联动机制,整合医疗技术力量,开展业务纵向合作,形成接诊、转诊、会诊、巡诊的有序流动,增强了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整体功能。五是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进一步转变卫生行业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