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冯 源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该怎么走?刚刚在杭州闭幕的2010上海世博会“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主题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提出: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的城镇化文明发展之路。

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近几十年间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46.6%,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但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等问题相伴而生并日益凸显。

人口数量众多、农村人口比例较高、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科学规划城市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尽量减少用地,是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思路。实践表明,只有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指导城镇化进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地方无视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用“摊大饼”的方式简单化地扩大城市规模,不仅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镇化发展中这种简单化倾向应当高度重视、坚决克服。

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城市人口本来就很稠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和欧美一些国家的城镇化有着明显不同。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不断满足进城务工人员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民生需求,是城镇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共建共享的方针,外来人口才能较好地融入城市,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不竭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保障。

城市因人口聚集而提升发展效率,但也因此产生更多能耗,交通、水电气热等供应压力不断增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宜居,甚至会使居民生活环境恶化。创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有赖于科学制订城市发展规划。从基础设施配套、公共交通管理到区域定位分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口布局调控,都需要有相应的通盘考虑和协调配套,并预留未来的发展空间。只有让科学的规划走在城市开发的前头,才能有效避免头痛医头式的被动管理,掌握城镇化发展主动权。

短短30多年,中国几乎走过了西方几百年才走完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其中的得失值得研究总结。始终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基本国情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走创新驱动、绿色智能、平安和谐、布局合理、繁荣宜居的城镇化文明发展之路,是中国城镇化的方向所在,希望所在。

(新华社杭州10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