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安 唐泉春 孙明江

从一名优秀飞行员到一县之长,河南省商城县县长、县国动委主任李高岭,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履行兴武强兵之责,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近年来,商城县在民兵训练、征兵工作、国防教育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10多项(次)工作受到济南军区和省、市表彰,连续3年被河南省评为“双拥模范县”。

“这急那急,抓好军事斗争准备最急”

“军中无小事,国防重千钧”,这是曾有过7年军龄的李高岭对“国防”二字的理解。

2008年3月,针对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任务重、工作量大、牵涉单位多、数据要求准确的特点,李高岭建议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下发通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国防动员潜力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当时,个别单位以日常工作任务急为由落实不到位。

“这急那急,抓好军事斗争准备最急。”李高岭亲自带队对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医疗卫生等潜力资源认真进行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全县兵员、物资及科技力量分布情况,建立完善了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修订完善了各类动员方案。

商城县地处豫南山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0.6%。为了有效预防山林火灾,2009年年底,李高岭与县人武部领导一起研究,以担负的职能任务为牵引,推进民兵应急分队常态化建设。他们在原有县、乡、村三级普遍建立民兵森林防火分队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一支由80名退伍军人组成的森林防火分队,由县政府拨出专款,配备专车、购买专业消防设备、发放防火服装,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2010年2月17日,伏山乡、鲇鱼山乡和金刚台乡一带山林连发3处火灾,火势迅速蔓延,李高岭果断决定出动民兵森林防火分队。20分钟后,防火分队赶到火场,控制了火势,为灭火大军驰援争取了宝贵时间。

3年来,在李高岭的直接组织和领导下,商城县出动民兵1.8万余人次,累计新修县、乡、村公路220公里,加固河堤130公里,植树造林2.1万亩,扑灭山火10余次,1000多名民兵成为科技致富、勤劳致富的能手。

“再穷再紧,武装建设不能落后”

一部电话,一根指挥棒,几张挂图,再加上几张桌椅,曾是县人武部作战室的全部家当。指挥手段滞后,训练器材缺损,一直是制约商城县武装工作建设发展的难题。

但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作战室需要经费,商城县经济欠发达,县财政收入一直吃紧。“再穷再紧,武装建设不能落后。”李高岭协调县财政拨款用于人武部进行信息化改造,建设通信网、视频会议网、国防动员网、综合信息网等“四网”指挥系统。目前,改造一新的作战室实现了与上级军事机关同步训练、同步教育,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新平台。

商城县民兵训练基地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位置偏僻,设施简陋,疏松的土质道路经常遭雨水冲蚀造成通行困难,县人武部领导为此伤透脑筋。2007年7月,一纸要求整修民兵训练基地的报告,送到李高岭案头,李高岭当即建议召开县委常委议军会,当年县财政拨专款45万元,更新配套训练教学设施,硬化共同课目训练场2100多平方米,将950米土质进出道路改建成高标准的水泥路。

在商城县人武部全面建设达标中,李高岭与县委领导反复论证,下定决心挤出资金为县人武部建起指挥中心大楼,并将其纳入县四大机构迁建整体规划,帮助县人武部解决了营院建设用地;民兵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装备不配套、技术含量低,达不到规定要求,李高岭协调资金用于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在他的努力下,县人武部营房维修、城市民兵训练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征兵工作经费实现了县财政统一划拨,年度乡(镇)武装部办公经费筹措到位。

“千难万难,为官兵解难不能喊难”

两年前,商城县人武部2名现役干部的家属随军后,一名无工作,另一名在偏远的乡下工作,家庭经济和生活面临许多困难,而人武部实行新编制后,工作任务繁重,这两名干部承受着家庭和工作带来的双重压力。李高岭得知情况后,在全县各单位人员精简、人事调动一度冻结的情况下,要求有关部门对随军家属安置特事特办,及时解决了这两名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

从不小看给转业干部“找位子”,关心现役军官的“妻子”、“孩子”、“房子”……李高岭认为这些都是关乎军队改革发展的大局,关乎稳军心、固长城的大事,“千难万难,为官兵解难不能喊难!”

在李高岭的关心支持下,县政府先后拨款37万元,更新县人武部机关办公设备,建起了俱乐部和小食堂,在县图书馆为干部职工办理了借书证,为县人武部机关创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

一位现役军人的家人与邻居因责任田发生纠纷。李高岭指示县人武部、县公安局为解决纠纷做了大量工作,并派人到军属家走访慰问。

为切实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商城县及所属乡(镇)全部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中心,开通法律服务热线,设立援助联络站,建立健全维权网络,切实提高了维权工作的质量。据统计,3年来,全县共审结涉及军人军属的各类案件12起,调解纠纷56起,接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为他们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元。 (新华社郑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