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花 维)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商城县做活“岗位、培训、帮扶、考评、民主、管理”六篇文章,积极助推农村党员创先争优,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做活“岗位”文章,让农村无职党员有作为。针对农村无职党员的特点,该县设立了创业致富、扶贫帮困、计划生育、文明新风等9大类岗位,引导无职党员认岗履责、服务社会,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截至目前,该县1205名已认领岗位的农村无职党员,共开展了各类技术辅导217次,提供致富、招商等信息544条,主动帮助群众做好事、解难事980件。
二是做活“培训”文章,让农村普通党员有技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该县共举办了4期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致富技能培训班,扎实开展农业、加工业、畜牧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使该县1600余名农村党员成为致富能手,2400余名农村党员成为实用人才,120余名农村党员成为创业先锋。
三是做活“帮扶”文章,让农村贫困党员有信心。按照“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模式,该县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截至目前,该县“双强型”村干部、种养大户与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246个,通过培训技术、提供资金、引进项目,解决实际困难240余件。
四是做活“考评”文章,让农村落后党员有压力。建立年初有目标、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的计分、考评、奖励机制,结合评议结果奖优罚劣,对农村优秀党员深入宣传、良好党员增加压力、基本合格党员提供载体、落后党员结对帮扶,充分调动农村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五是做活“民主”文章,让全体农村党员有热情。该县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规范村级管理,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制度,制定一系列运行机制。截至目前,该县村级组织共制定体制机制41个,决策事项142件次,参与农村党员3400余名,兴办公益事业20项。
六是做活“管理”文章,让农村流动党员有组织。该县建立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长效机制,实行一人一卡、一月一访、一季一报、一年一评、一人一策的“五个一”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使每一个农村流动党员都能联系得上、管理得住、教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