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富
2009年6月1日,市委书记王铁亲自到罗山县给参加新农保的村民们发放第一笔养老金。66岁的尤店乡钓鱼台村村民郑传兵领到第一笔养老金时,连脸上的皱纹都在乐:“老了老了,还能每月从政府那里领到养老的钱,从来都没有享过这样的福呀”!
在我国,农民世世代代都为养儿防老发愁。因此,农民养老,是农村社保体系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而推行新农保正是为了解决农民养儿防老这一重大社会问题。正是基于此,我市借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迅速行动,在新农保工作上试出了经验,取得了成效。
在新农保工作上改革试验之初,市委、市政府把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头戏”,制定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实施办法,实行普惠式制度,并首先在罗山县开展试点工作。这项普惠式制度,包括了农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组成,共有6项制度设计,即保基本、广覆盖、能承受、好操作、可持续、易衔接。保基本,就是保农民老了以后的基本生活;广覆盖,就是年满16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均可参保;能承受,一方面是农民能承受,另一方面是财政能承受。目前,罗山县累计参保总人数达39.63万人,发放养老金4418.5万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6.65%。平桥区在推行新农保时,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社会捐赠”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农民可在100元至500元5个缴费档次中自愿选择。灵活的参保形式,激励的参保措施,使该区参保人数达32.36万人,参保率达74%,新农保覆盖率达89%。
随着新农保工作在罗山县试点的初步成功,市委、市政府按照“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变、一个不能差”的要求,随即在平桥区、浉河区、新县、商城县、光山县、固始县、潢川县、羊山新区等地开展试点工作。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均成立了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制定了相关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或实施方案,对新农保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组织人员进村入户,通过讲事实、算细账的办法宣传新农保政策,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保。统计资料表明,全市6个管理区(开发区)共有农业人口11.1万,应参保适龄人员7.25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6个管理区(开发区)已参保人数为6.39万人,共征缴保费1096.1万元,已发放养老金总额164.75万元。其余各县区也在部分村进行了试点,其中在478个村全面铺开,全市新农保参保总人数已有200多万人。
养老难、就医难一直是压在中国农民头上的“两块石头”。如今,在豫南大地上,这“两块石头”即将彻底搬掉,这不仅是老百姓的幸事,更是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幸事。何为德政、善政——这就是现阶段最大的德政和善政!何为执政为民——搬掉“两块石头”就是最现实的执政为民!何为执政能力建设——这就是最实际的抓手和努力方向!市委、市政府从探索到试验,从试点到普惠,从医疗保险到新型农保,从城镇到乡村,从市民到农民,以试验区建设为平台,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农保,构建起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墙”,让全市农民群众老有所养成为现实。农民生活有了保障,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高涨,信阳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