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子华来到大别山 1934年9月,程子华辗转千里,在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的带领下到达罗山县杨店殷家湾,受到鄂豫皖省委常委郑位三的热烈欢迎。11月4日,省委在商城县葛藤山行动时收到郑位三来信,得知党中央和周副主席已派程子华到鄂豫皖工作,并对今后行动有重要指示后,立即率红二十五军强行突破敌人重重封锁线,于11月10日晚赶赴光山县西南部的花山寨与郑位三、程子华会合。
激战斛山寨 1934年11月8日拂晓,红二十五军到达光山东南的斛山寨地区。经过两天一夜的行军作战,部队非常疲劳,正准备休息时,敌人的“追剿纵队”共10个团的兵力跟踪而至,从东南两面突然发动袭击。敌“追剿纵队”总指挥上官云相坐着飞机在战场上空督战,敌轰炸机疯狂向下扫射。徐海东不愧是身经百战的红军名将,值此危急时刻,他镇定自若地对吴焕先政委说:“我军体力消耗很大,要以走来摆脱敌人是很困难的,只有坚决守住阵地,打垮敌人的进攻,才能继续前进”。吴焕先对此非常赞同,随即决定:红七十四师坚守斛山寨制高点,徐海东亲自率领红七十五师迂回到敌后两侧发起猛攻。在红军的三面夹击下,敌军纷纷溃乱,红军则越战越勇,终于变被动为主动,转危为安。战至黄昏,敌军伤亡4000多人,全线溃退。红军亦伤亡数百人,红七十五师政治委员姚志修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负重伤后牺牲。
花山寨会议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召开第十四次常委会议。根据中央和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结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际,省委一致决定:(一)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为发展红军和创建新根据地而斗争;(二)以平汉铁路以西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和豫西的伏牛山区为初步目标;(三)行动中,红二十五军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四)留一部分武装再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花山寨会议还讨论了人事变动,决定补选程子华为省委常委,并根据徐海东的建议,决定由程子华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原军长徐海东改任副军长,吴焕先仍为军政委,戴季英任军政治部主任。
(未完待续)
(本文由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