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铁在潢川县付店镇周洼村养鸭大棚前参观、听取汇报时的情景。 本报记者 吴 菲 摄

□本报记者 吴 菲

信阳,一块发展的热土。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华英农业”富民计划、文化旅游试验等一系列经济文化发展策略的实施,让这片土地充满活力,更加生机勃勃。带着对发展、对富民的殷殷关切之情,9月12日——13日,市委书记王铁带领市改革试验办、市富民办、市交通局、市国土局、市农业局、市金融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深入潢川县、固始县和淮滨县调研。

市委副书记王道云,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宋效忠,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冯鸣,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方波,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敬等参加调研。

金秋时节,水稻进入收割期,沿途丰收的场面随处可见。但水稻生长期遭遇的高温、阴雨天气,造成了潢川部分乡镇晚稻减产。在潢川县付店镇付店村,王铁捧起农民晾晒的稻谷,查看稻粒饱满程度,并向群众了解收成情况。听农民反映水稻空瘪率高、部分田块损失严重时,王铁来到稻田边,捋下一棵稻穗,看到稻籽青黑,他的表情凝重起来。王铁向群众和相关负责人详细询问减产情况,并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损失提出要求。他说,要认真分析水稻减产原因,做好理赔工作,保证老百姓的利益。趁着当前天气晴好,抢收已经成熟的水稻,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因地制宜,鼓励群众抢种其他作物,弥补损失。

“农民致富不用愁,养鸭一年盖新楼”。华英农业上市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了旨在富裕农民、壮大企业、培育产业支撑的“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养华英鸭、华英鸡,政府补贴,各部门扶持,农民不愁卖、企业做大做强有了基础保证,这一举措在全市迅速掀起行动高潮。截至9月10日,全市养殖小区开工625个,建成369个,投产259个。

12日上午,王铁来到付店镇周洼村,参观养殖户王彦忠的华英鸭养殖小区。小区内,一批肥硕的华英鸭即将出栏。王彦忠养殖经验丰富,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他的养殖小区出栏了十二批鸭子,年收入2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王彦忠干劲更足了。王铁关切地询问王彦忠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了解其所需所盼。

华英集团周洼商品鸭养殖基地占地52亩,年出栏华英鸭24万只。7座养鸭大棚连成一片,颇为壮观。工作人员邀请王铁一行入内参观,王铁谢绝邀请。他说,养殖小区内要特别注意疫病防控,不能随意进入。

“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对鸭、鸡的养殖规模和饲料生产、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作出了一揽子规划。王铁不仅关心养殖量,更关心屠宰、加工能力能否跟得上和销售市场的开拓。在华英集团淮滨分公司年产30万吨饲料厂和4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建设工地,王铁实地检查了项目进度。

按照计划,在2年至3年内,华英集团要在全国建立超过1000家的产品销售连锁店。王铁专门到潢川县华英集团旗舰店,了解经营模式、销售、布点等有关情况,察看产品品种。王铁强调,连锁店建设是“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的重要环节,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步伐,在各个大城市都设立华英连锁店,将华英的产品销到全国,销向世界。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