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运国在与同学们交流。王 刚 摄 |
□王 刚
那年他40岁,提着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包,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一条巷子的门前,抬头看了看那块油漆剥落的牌子,心想这应该就是自己要来的地方——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踏进这个校园,他清楚这是他人生道路的一次最重要的选择,他深深懂得进入这个“特殊”环境,意味着将会失去很多。同为教师,他将要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咿咿呀呀、以手带口的聋哑孩子;同为教师,可能永远都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同为教师,他要超负荷地付出而没有任何回报……以后的路,注定要饱受清贫与委屈,甘于平淡与奉献。
现实的困难并没有吓倒这位铮铮汉子。他决心要将残疾的孩子们带到一个崭新的天地,重新对接他们折断的翅膀,让他们在生活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
这是他来时的誓言。几年的努力,他真的做到了。
他,就是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戴运国。
“这里是残疾孩子眷恋的乐园”
2004年8月,组织上调他来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担任主持工作的副校长。之前,他已经在县教育局办公室任综治办主任,并分管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按理说,工作和生活已经很稳定了,个人的工作也得到领导的肯定。当组织要他去县特教学校时,他很清楚自己要接手的是一项怎样的工作。当时,有的同志劝他别去接手这项工作,说:去教那些哑巴,出不了什么成绩,如果干不好,还会抹杀了以前的成绩。他有过动摇,但在工作上挑三拣四、知难而退不是他的风格。他咬紧牙关、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一定要把这项“特殊”的事业干好。
他来后不久便进行调查研究:学校办学条件差,必要的教学设备缺乏;学生少,学生住宿条件差;家长送残疾孩子上学的意识淡薄……
当年8月初的夜晚,依然有些燥热,学校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他正组织召开学校的领导班子会议,这是一次决定学校前途和命运的会议。他表情凝重的脸上表明了学校存在的潜在危机,在座的每一位教师的脸上都挂满了汗珠。
这次会议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达成共识:先筑巢引凤,搞好硬件建设,让孩子想来,让孩子乐来。
这一年刚开学,由于学生的增多,学校的各项配套设施跟不上教学要求,给残疾学生提供更便利的学习条件,便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可是,要配套教学设施,就需要资金,没有资金,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为了募集资金,他不知跑了多少路;为了募集资金,他不知受了多少委曲。有一次,在办理某项手续时,他为了能再少花一些钱,催促人家再办快一些,不想,人家不仅没照顾,反而冷冷地说了一句话:“没有钱,就别折腾,少在这里发牢骚!”事后,当老师们知道戴校长为了学校工作受了这么多的“窝囊气”时,对他更加敬佩了,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了,都纷纷表示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来!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带领教职员工多方筹资400余万元,先后硬化了操场和所有地面。校园绿化率达到50%,实现了立体绿化,乔木和灌木搭配,草木和花木相宜,四季常青,季季有花,身临其中,如游花园。在空闲地带和围墙设置文化长廊,刷写励志宣传标语,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园地都会溢情,让学生时时感到“只有我们的‘家’最可爱”。学校先后为孩子们配置了个人单独使用的更衣柜、碗柜、蚊帐、床上用品、校服(两年一套)等,每间住室安装电视机、电风扇,学校的洗浴室长年对学生免费开放。兴建了多媒体教室、微机房各1个,配置了语言设备50套,购置图书5000等册,让学生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扩大知识面。
“这里是残疾孩子温馨的摇篮,这里是残疾孩子眷恋的乐园,这里是孩子们腾飞的地方。”这是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手机彩铃的主题词,拨通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电话,都会感受到特殊学校对孩子们特殊的关爱。
一个爱“找事”的人
残疾孩子的心原本是破碎的。压抑、苦恼、自卑完全可以击碎孩子幼小的心灵,与世隔绝的感觉是难以想像的。如果再不接受任何教育的话,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废人,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对残疾孩子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一生更是不幸。
戴运国和他的同事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请”学生。
学校大多数残疾孩子,是老师登门做工作“请”来的,每到暑假,在光山县乡村的田埂上,总有一支顶着骄阳不停行走的队伍——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小分队。他们走村串户有针对性地开展“游说”工作。与泥泞、烈日等艰难的自然条件相比,聋哑儿童父母对孩子现状的默认、对孩子失去信心后的言语和眼神,让老师们更加难受。有一年,戴运国到泼陂河镇徐湾村招学生,听说该村有一名聋哑孩子,他没有顾上吃午饭,紧赶快走,大汗淋漓,直奔孩子的家。当向孩子的妈妈说明来意的时,孩子的妈妈说:“你们大热天的来招学生,国家补你们钱了吧?孩子哑了,听不见,吃饱穿暖就行了,还上什么学,还指望他能学成啥样?”戴运国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但并没有心灰意冷,他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向孩子的母亲耐心讲述:残疾孩子本身就已经很不幸,我们只能弥补,不能冷漠了;残疾孩子可以接受教育,同样可以成才;残疾孩子有未来,同样可以回报母亲,回报社会。讲得那位母亲泪流满面,脸带愧色地说:“我不是不想让孩子读书,这样的孩子我都嫌麻烦,谁还能来主动地管他们啊,这不是来找事吗……”
戴运国就是这样一个“找事”的人,他也带出了他的这些“找事”的老师们。
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找事”教师,才能让那些残疾孩子走进属于他们自己的校园,感受从未感受的环境,学习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享受从未享受过的快乐,打开他们封尘已久的心灵,去感知这个对他们来说已经迟了又迟的世界。
这些初到学校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有的还哭闹不止,需要老师承担起父母的责任。戴运国就亲自示范,照顾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他们的被子尿湿了就给他们洗、晒,病了就领他们去医院,端水喂药,守护在病房。热了,冷了,一些特困生没有衣服穿,老师就从家里拿来衣服送给他们穿上。有的家长不能接孩子,老师就自己掏钱买票送他们上车,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安全到家。寒暑假父母不在家的孩子,戴运国便亲自护送到家。不仅如此,学校所有教师每年还要对贫困学生开展捐赠活动。久而久之,家长感动了,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孩子们的心里话都愿意给老师“讲”,心中的困惑慢慢地化解了,与父母的矛盾也化解了。
2008年5月18日下午2点28分,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学生们自发地在校园里整齐列队,在烈日炎炎下肃立,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遇难者默哀3分钟,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寄托了对灾区遇难者的哀思。“社会给予了我们残疾孩子很多的关爱,现在他们比我们更需要援助,我们也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帮助救灾一线的叔叔阿姨们……”六年级的学生干部易玲玲对校长“说”。是啊,多好的孩子们,他们多数是受赠的对象,自愿向灾区捐款还是第一次,这既是一次爱心的捐赠,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是啊,正是教师们的无私奉献,这些残疾孩子才逐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懂得自信,变得阳光,关爱社会。
戴运国看到了前途,也看到了希望。
爱心浇灌,铁树开花
戴运国说:“提高素质、适应社会是培养残疾孩子的最终目标。”如何把孩子们的翅膀锻炼得更坚强有力,独立地走向社会,他苦思冥想了很久……
他从模拟社会、扩大交流入手,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活动,突破了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瓶颈”,终于走出了一条特教创新之路。
——为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学校每年与县司马光中学举行“手拉手”联谊活动,通过现场表演节目、互赠礼品、沟通交流和以后的书信来往等,让残疾孩子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充分利用光山县的红色资源,如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旧址、北台子革命先烈纪念碑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素质。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残疾孩子能够融入社会独立生存,为解决聋哑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在社会有立足之地,有生存能力,能融于社会,戴运国四处奔走,费尽口舌,终于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开办职教特教班,开设服装裁剪与工艺专业,为本地羽绒服装加工培养实用人才。同时,兼以刺绣、手工、电焊及电器维修等职业技术培训。
——为了丰富残疾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长他们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还组建了文艺演出队、篮球队、小小书画爱好者协会等兴趣小组。小小书画爱好者协会每周举行一次“小小书画展”活动,多名队员的作品分别获得省、市、县的奖励,舞蹈《扇舞》分别获得了省、市的奖励,展现了这些残疾孩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爱心浇灌,铁树开花。如今,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成为融残疾学生文化学习、语言康复、职业教育、生活娱乐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大型特教学校,多媒体教室、语言训练室、电脑室、图书室、学生洗浴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为残疾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孩子的乐园。学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称号,他本人也获得了“信阳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创业道路上,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辛酸苦辣,光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今后的路,还需要他继续努力地走下去。人们有理由相信,成功依然属于这位坚定执着的特教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