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把陈明安安全解救下来。 杨 杰 摄
武警战士将陈明安抱住,记者递安全绳将其拴住,以保护他的安全。杨 杰 摄

□本报记者 杨 柳

9月6日下午3点左右,细心的市民突然发现,信阳市文化中心楼顶的广告牌子上坐着一个身穿白色上衣的人,渐渐地,得知讯息的人们围拢过来观望,他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要爬到高高的广告牌上。随后,消防车呼啸而至,武警消防官兵赶来了,市司法局的律师赶来了,新闻单位的记者也赶来了, 5点30分,轻生者被成功救下。武警消防战士、本报记者、律师等参与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救助过程,他们的用爱心把这个轻生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9月6日下午3点30分,本报记者郝光的电话突然响起,里面传出一个急促的声音:“你上次介绍过来由我们给他做法律援助的那个小伙子现在在文化中心楼顶上要跳楼!”

打电话的人是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郭宝红。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郝光的心里一沉,这个叫陈明安的农民是罗山县高店乡人,他曾经到报社来寻求过救助,后来报社对他的不幸遭遇进行了报道,各级政府也对他和家人予以了救助,事情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怎么会突然走上绝路呢?郝光当时的想法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曾经被许多好心人帮助过的农民兄弟在大家面前就这样跳下去。

今年40岁的陈明安,是一位腿部有残疾的农民。他靠手艺开了家理发店,后又建了一个小型养猪场,本来过得好好的日子却被一连串的不幸给打碎了。2008年10月,他的妻子与邻居发生纷争因被打骂导致患上了精神病。去年3月,在外打工的弟弟陈明奎受雇搬运烟花爆竹途中不幸从车上摔下,导致大脑遭受重创,生命垂危。他的父母已经年过七旬,身体常年有病,膝下还有三个孩子靠他养活。为了救治亲人,陈明安卖掉了理发店和养猪场,不仅如此,还欠下了累累外债。陈明奎打工所在地陆丰的当地群众和部队官兵给予了陈明奎真情的帮助,市委书记王铁也在陈明安的求助信上作了批示,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心、援助让陈明安一家备感温暖。(郝光曾对陈明安弟弟的不幸遭遇及社会对其的救助作过报道,见2009年6月15日《信阳日报》。)

郝光立即拨通了这个叫陈明安的电话。“郝记者,我谢谢你帮助我,可我现在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你不要管我了!”电话里传来一阵阵哽咽的声音。

“不要这样,你等我过去,我们见一面谈谈好吗?”郝光一边找车,一边在电话里安抚他烦躁的情绪。

郝光一边往现场赶,一边从律师那里了解陈明安欲轻生的原因。他了解到虽然各级政府已经对他进行了救助,也给他解决了一部分低保,但是残酷的命运依然还在紧紧地扼住他的脖子:陈明安的母亲患眼病无钱医治已双目失明,70多岁的父亲还在不顾日晒雨淋拾破烂为伤残的弟弟买药。患病的妻子也需要不断吃药来治疗……而陈明安拼命挣钱只能让一家8口人不饿死。上门讨债的人一个接一个,债主们刺耳的话语让他无地自容。家人一幅幅痛苦的面孔揪着陈明安的心,生活的重重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最近,信阳的法律援助律师帮他弟弟到陆丰找雇主打官司讨要说法却被当地法院驳回不予立案,妻子被打致病的官司现在也迟迟没有结果,这些让陈明安的精神压力骤增,感觉再也撑不下去了,于是出现文章开头所述的那一幕。

几分钟后,郝光来到市文化中心楼下,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观望的过路行人,119消防车也已经开到了楼下,充气垫已经在二楼的走廊铺好。抬头望去,七层楼高的文化中心大楼顶上巨大广告灯箱上端,隐约能看见一个穿白衣的男子坐在上面一动不动。

郝光又拨通了他的电话,“小陈,我到楼下了,你能看见我吗?”他一边喊话一边挥舞着手。良久,电话里传出的声音因为风声而显得时断时续:“郝记者……我看到你了……你不用上来,你要是上来我就跳下去……”陈明安似乎去意已决,不让任何人接近自己。“不要这样,有什么事等你下来后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帮你好吗?”郝光一边稳定他的情绪,一边找到文化中心的负责人询问上楼的路径。

来到楼顶才发现,楼上的地形远比想像的要复杂许多,广告灯箱本身就有6米多高,支撑的架子也有3米高,陈明安就坐在灯箱顶端,就一只手搂着灯箱,陈明安所处的位置距离楼下地面大约有40米左右,人根本无法靠近,情绪极端不稳定的陈明安随时都可能跳下去。

郝光围着楼顶转了一圈,发现楼顶全是支撑灯箱的钢架,一时找不到既能很快上去又不惊动陈明安的办法。此时天空又开始下起了小雨,“瘦小的陈明安身体本来就不好,长时间坐在上面很容易发生意外。”了解陈明安情况的郝光心中更是焦急。经过简短的商议,他们决定,给陈明安提供法律援助的信阳以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大富、孙中华在广告牌一侧跟陈明安喊话吸引他的注意力;另一侧,消防武警战士悄悄爬上去死死地抱住了陈明安的腰。此时郝光也顾不了许多,他手脚并用直接爬上9米多高的广告牌的支撑钢架,然后接过武警扔上来的绳子拴住陈明安的腰。

危险暂时消除了,但是此时的陈明安仍然死死抓住灯箱不肯下去。因为上面非常狭窄,两个武警战士只能在他两侧用一只手抓住钢架,另一只手拽住他。时间久了再好的体力也会支持不住的。

郝光对陈明安说:“明安,你看人家武警战士这么年轻,他们跟你素不相识,为啥上来,还不是大家都关心你,为了救你啊。生命是最珍贵的,不要放弃。”他顺势拉过陈明安的手说:“你看,天都下雨了,下面还有很多人都在关心你,法院的领导、司法局的领导都来了,你有什么问题等下来后我们一起帮你解决好吗?既然你心里明白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就应该听我的话,不要再这样了,不然你既对不起你的家人,也对不起帮助过你的人。”

陈明安紧抓支架的手慢慢松开了,“等一会,你们不要拉我,我自己下去。”终于,他同意跟郝光他们一起下去。“他身体不好,你们不要硬拽他,搀着他,让他慢慢下。”郝光叮嘱两个年轻的武警战士。终于,陈明安的脚落地了,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因为长时间坐在高空位置,此时的陈明安已经虚脱,武警战士二话不说背上他就下楼。下楼后,李大富用自己的车立即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进行救治,中心医院的医生听说是救人的,当即就表态免除了一切检查治疗的费用。此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了。

下午6点,已经基本恢复的陈明安要回家,为了避免再出意外,郝光与李大富商量了一下,觉得应该送他回罗山高店。李大富、孙中华两位律师决定用自己的车连夜送他。

他们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把陈明安送到高店乡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了,乡政府领导听说后,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当即表示,要尽最大的力量来帮助陈明安。陈明安在郝光及律师的鼓励下给大家表态,“以后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我也不会再寻短见了,不能再辜负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临走告别时,陈明安紧紧拉住郝光的手说:“郝记者,谢谢你啊,是你和其他好心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