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9月2日电(记者 李 丹)“在抗战的日子里,我们打过很多仗,参加过很多次反扫荡,每一场战斗都进行得很激烈,有的战斗可以说很惨烈。”
2日,在湖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满头银发的新四军老战士刘浚回顾了自己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抗战那段难忘的岁月仍牢牢印在他的记忆里。
今年87岁高龄的刘浚出生于安徽省蒙城县。据老人回忆,1938年,日本人侵略到了家乡,实行了令人发指的“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鬼子的扫荡中,刘浚三位亲人:奶奶、大伯和堂兄,都被日本人活活地害死,而当时只有15岁的他也差点死在日本飞机扔的炸弹下。
“当时,对于日本人,我们是既恨又怕,但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刘浚说,“正在此时,新四军一支部队来到了我的家乡。看到了新四军严谨的作风和纪律,听到了党的爱国教育和宣传,在同欺压我们的国民党军队的种种行为进行了一番比较后,我选择了参加新四军。”
刘浚说他当时只认定了一条:对咱老百姓好的军队就是好军队。这个信念在他以后的军旅生涯中,不管有多少人因为吃不了苦而开了小差,当了逃兵,他都从未动摇。
参加部队后,刘浚被分到了警卫部队,负责保卫师部的安全。因为能吃苦,求上进,入伍仅8个月他就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能够从战火纷飞的抗战中走出,刘浚说,他曾经和敌人有过许多次正面交锋,有时和死神只有一步之遥。
“记得1942年在皖北的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我们打到最后,子弹打光了,就同鬼子们拼刺刀和大刀。直到战斗结束后我才发现,我们班10个人只有我和另一个战士幸存下来。”刘浚说。
抗战结束后,刘浚被安排到机关从事后勤工作,一直干到离休。离休后的刘浚将业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练书法、打门球、扭秧歌、参加歌咏队。同时,还经常参加干休所里组织的关心下一代协会活动,跟学生们一起搞夏令营、为一些中小学学生讲讲课,跟他们讲讲过去的战斗故事,好让他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已经是快90岁的人了,尽管年纪大了,但是还是要发扬抗战精神,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新贡献。”刘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