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 唯 通讯员 李 林 方 刚

2010年新年伊始,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省教育厅传来,罗山县被评为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这是罗山县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后,取得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罗山县教体局局长陈国刚告诉记者:“我们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县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

采访中,我们感受到,罗山人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活动中,用进取精神和辛勤劳动唱响了一曲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和谐、公平教育之歌。

群策群力,唱响教育公平歌

实现“两基”目标后,罗山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了义务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果断提出义务教育的重点由解决人民群众子女“有学上”转移到“上好学”上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为此,该县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党政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列入财政重点保障范围,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全县建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县、乡领导干部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形成了群策群力办教育、齐抓共管促创建的良好局面。

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为罗山县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激起了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该县教育系统进行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使教育公平思想、均衡发展观念入脑入心。

暑假期间,该县教体局局党委要求每位局机关股室负责人和各中小学校长以“如何面对挑战、破解难题”为题,撰写一篇文章,为推进均衡发展献计献策。每位同志认真调研,深入思考,写出了内容充实、见解深刻的文章,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拓展了工作思路。

为丰富活动载体,全县教育系统扎实开展“均衡发展我有责”主题活动。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推进均衡发展为己任,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克难攻坚,全力投入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决战中,掀起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热潮。

真抓实干,奏响均衡主旋律

推进均衡发展,加强城乡统筹是关键。罗山县在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师资、控制学生择校等方面着力,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促均衡。该县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向农村中小学校倾斜,重点走好“三步棋”:一是优化学校布局。对规模小、条件差、生源少的学校逐步撤并。2002年以来,全县已累计撤并中小学校97所,对撤并学校的资源进行重组,进一步扩大中心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二是改造农村薄弱学校。2008年以来,该县投入3611万元,对57所薄弱中小学进行了标准化改造,一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或超过了县城学校标准。三是实行强弱学校结对帮扶。该县教育系统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活动,各乡镇选择2所至3所较为薄弱的农村小学,与城镇优质学校结对子,以强带弱,促其发展。

合理配置师资促均衡。该县采取四项措施促进城乡师资均衡。一是管。实行教师实名制编制管理,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严格教师岗位管理,规范请假、病休等手续;严格教师调动管理,实行合理流动,确保农村学校师资需要。二是补。每年公开招聘教师都在百人以上,实行定乡镇、定学校、定学科招聘办法,新聘中小学教师均衡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2007年以来,全县农村中小学补充教师620名,其中特岗教师190名。三是激。绩效工资向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倾斜,在同等条件下,评优、评先、晋级等对农村边远学校的教师优先。四是支。实行支教制度,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每学期都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2007年以来,全县共有286名城镇教师下乡支教。(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控制学生择校促均衡。该县实行划片免试入学制度,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辍保学,使全县生源有着合理分布,保证了农村学校的发展规模。

以人为本,谱写教育和谐曲

8月12日,省人大有关领导到罗山县调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罗山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罗山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留守儿童人数为39682人,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人数38.3%。该县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立档案,悉心呵护,对留守儿童生活上加倍关心、品德上重视教育、学习上特殊关照、行为上注重引导,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全县开展的“千名党团员与千名留守儿童结对助学”活动中,有1034名留守儿童得到结对帮扶。该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经验还多次在全国、全省、全市交流。2007年5月,罗山在全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讨会上作经验发言,受到充分肯定。同年9月,河南省委组织部在信阳召开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罗山作为主要参观点,受到高度评价。

罗山在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也很扎实细致。指定县城4所公办中小学作为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定点学校,确保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得来、学得好。

在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方面,罗山是国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具有成熟的特殊教育经验,并在全国、全省、全市多次进行了交流。其做法是:一方面将部分残疾儿童集中到县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教育,另一方面采取属地随班就读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罗山还完善了贫困生助学机制,注重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关注后进生转化,关心援助因病因祸致贫的师生,处处体现浓浓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