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体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下有些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时,却往往“身”入“心”不入,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结果是基层问题没有解决,群众诉求依然如故,没有达到应有的工作效果,引起基层干部群众的反感。

有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多是往效益好的单位、企业跑,而对问题多的单位、企业绕道而行;有的干部下基层,是从上级机关到下级机关,再到企业机关,兜来兜去还是在机关里转;有的干部下基层局限于听汇报、要数字、看材料,根本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实情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胡乱指挥;还有少数干部怀着“难得浮生半日闲”的心态,“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围着酒桌谈”,仅是为了报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甚至有的“下基层”成了“吓基层”、“捞基层”、“吃基层”、“玩基层”,地方官不仅要陪吃、陪喝、陪玩,还要想方设法奉上一些“土特产”以表心意。

对于这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身”入基层而不“心”入基层的领导干部,基层是不欢迎的,群众反感和生厌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这样的干部是极少数,但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要真正做到深入基层,真正对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就不能满足于“身”入,而要在“身”入的同时努力做到“心”入。首先要甘当学生,真正俯下身子,虚心求教于群众,诚心诚意地听取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批评,同群众打成一片;其次要甘当公仆,坚持轻车简从,走出前呼后拥的“包围圈”,不搞大吃大喝,不给基层增加负担,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最后还要多办实事,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特别是要到那些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去,搞好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尽心尽力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才能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张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