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婧

近日,社会上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我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而专家认为这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小的。

“遗产热”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觉醒了,说明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觉醒了。但是,“遗产热”的背后,却隐隐约约透出一丝令人担忧的信息: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甚至是“砸锅卖铁负债”申遗,比如,“中国丹霞”申遗牵头的湖南崀山所处的新宁县,为这一次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花十几个亿申遗值不值?负债申遗有多大风险?申遗的终究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从中国目前的已有的经验看,“申遗”成功之后,几乎都带来了GDP的巨大增长,似乎负债也没有什么风险,花十几个亿申遗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比如,贵州的荔波,申遗的时候负债了2亿,但申遗成功使荔波“一举成名天下知”,2008年游客量一下就比2006年增加了五六倍之多,创造综合收入近5亿元。又比如山西平遥,1997年申遗成功,旅游门票收入从1997年的12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7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从125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6.7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0.96%增长到2008年的13.91%。

然而,在成功个案的背后,我们禁不住要问:成功真的可以简单复制吗?短期的成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在我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都收获颇丰,这是因为他走在前面,竞争小甚至没有竞争。当“世界遗产”刚落到中国时,好奇心驱使下的人们自然前去旅游消费;但当“世界遗产”在中国遍地开花之后,每一处世界遗产是否还会门庭若市?恐怕就不一定了。另外,我国旅游业目前的经营方式还非常落后,依然是以门票销售收入为主,世界经验证明这种经营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一“申遗”成功就涨价的做法,目前也正在激起人们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负债申遗恐怕得好好思考一下了。

除了赚钱,各地“申遗”的另一大作用就是“保护”。不可否认,申遗成功,人们的保护意识也确实增强了,保护的措施也多了。然而,“申遗”与“保护”的关系,我们还不能这么定。作为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申遗”还是不“申遗”,都应该好好保护,“申遗”是保护的途径,但“申遗”却不是保护的目的。可大多数地方,我们看到的是“申遗热”,而不是“保护热”,因为领导看重的不是保护,而是“申遗”带来的GDP和政绩。在这种浮躁功利的心态下,“申遗”能否带来有效的保护,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我建议,“申遗”的事情还是顺其自然为好,“揠苗助长”踮起脚来负债申遗还要谨慎一点。另外,应该“保护”归保护,“申遗”归申遗,“赚钱”归赚钱,可以相互借势,但不可相互替代,更不可把“赚钱”和“保护”都押宝“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