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鹏

“住房空置率”值得追问。但是,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并非新问题,我们更应关注调控楼市的政策措施是否得到落实,这才是满足百姓住房需求、保持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期,一场关于住房空置率的讨论席卷各地,政府、媒体、房地产商、普通百姓纷纷各抒己见。即便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无法统计住房空置率”之后,市场各方仍然不依不饶,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由于真相扑朔迷离,这一事件甚至被戏称为“空置门”。

公众如此关注住房空置率,是对当前高房价不满的集中反映。据统计,今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降0.1%,是连续15个月来首次下降,7月房价环比则与6月持平。可见,尽管当前房价略有调整回落势头,但整体还处于不合理的高位,居民买房仍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市场很无奈,百姓很着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对住房市场可能存在的“高空置率”深恶痛绝——有人不光喝酒吃肉,还在浪费粮食,我凭啥连馒头都吃不起?心中有气,对住房空置率问题自然盯住不放。

公众关注住房空置率,也是渴望摸清楼市真实状况却又无从入手的反映。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数据统计较混乱,相关信息缺乏公信力。例如,关于房价上涨的比率问题,就曾有不同部门、不同机构发布相差甚远的数据,令人无所适从。此次调查住房空置率,民间先后有人采取“查黑灯”、“测电表”、“晒水表”等方式,最后却被有关部门证明不科学,而最权威的统计局又表示难以统计,让大伙儿很不满。

尽管如此,我们对住房空置率的关注却不能“跑偏了”。且不说在我国现有统计体制之下,对住房空置率确实难以作出科学统计,即便统计出来,又有多大意义?例如,大家都知道住房市场的投机、投资等行为,那么,设若真的存在较高的住房空置率,那也不过是为这一事实再增一个佐证而已,对解决问题能起多大作用?

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诸多弊病,国家早已做出相关部署安排,意图明显、方向明确,但关键是,这些举措都能得到落实吗?

年初以来,楼市调控重拳频出,目标直指投机型购房。继将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0%后,国务院又发出通知,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但据了解,该政策在个别地区并未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这就为投资、投机留出了空间。某中央媒体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调查表明,一些银行还在打政策的“擦边球”,个别地方的第三套房贷不是偷偷重启而是从来就没停止过。

不只是第三套房贷的问题。政策要求“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是否真的做到了?政策要求“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并限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新购置土地”,是否执行到位了?

“住房空置率”值得追问,我们可以保持关注。但是,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并非新问题,我们更应关注一系列调控楼市的政策措施是否得到落实,这才是满足百姓住房需求、保持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