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关键。目前,全市各级财政已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为全市179个乡镇、3261个行政村编制了建设规划,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镇规划全覆盖。目前,我市通过小村并大村、异地新建村、淮干淮区和山区移民迁建等措施,已经规划、建设农民新村800多个,其中省级康居示范村达到60个。
让农民的居住条件同城市居民一样,是城乡一体化的明显标识。息县通过引资启动了110个农民新村建设。该县项店镇李楼村原来有19个自然村,群众居住分散、生活极为不便。去年,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之后,该镇通过宅基地置换建成了李楼新村,将全村60%以上的农户集中在一起。在这个新村,敬老院、卫生院、文化大院、超市、新型公厕一应俱全,家家住上了两层小别墅、户户开通了宽带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此举,不仅让当地农民看到了城乡一体化的现实版本,而且吸引了不少城市人到此观光、旅游、休闲……
如果不是风生水起的试验区建设,信阳农民不会感觉到“城乡一体化”来得这么快,建得这么实惠、住得这么称心。与此同时,农民也从“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成果中认识到:试验区建设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好抓手,更是让农民享受到改革成果的一条崭新途径。
去年6月1日,也就是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成立的第39天,罗山县有31个村的3500多位农民领到了“养老金”,对领到“养老金”的农民来说,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对试验区建设来说,也是第一项试验成果,市委书记王铁高兴地为参保村民发放第一笔“养老金”。尤店乡钓鱼台村66岁的村民郑传兵领到“养老金”时激动地说:“政府每月发养老钱,咱老百姓真有福啊!”
这是城乡一体化的又一成果。罗山县根据《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保基本、广覆盖、能承受、好操作,可持续、易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机制。保基本,就是保农民老了以后的基本生活;广覆盖,就是年满16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均可参保;能承受,一方面是农民能承受,另一方面是当地财政能承受。
具体是,将基础性养老金定为每人每月70元,年满60岁以上老人按上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6%水平缴费15年的,每人每月领取111.8元,每年1341.6元;70周岁以上老人,政府每月再补贴10元,保证每位参保老人的待遇不低于当地贫困线水平,解决农民的基本养老问题。当地农民算清了这样一笔账:个人交3760元参保费,三年就能领回本金,以后一直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实惠。这一项农村养老保险机制推行以来,该县参保农民总数已达25.466万人,全县289个村参保率超过61.1%,已为32551位60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2000多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农民从改革试验中得到实惠,也提高了参保的积极性。平桥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4%,有许多在外务工经商成功人士主动捐款替本村群众缴纳保费。今年“七一”前夕,我市6个管理区、开发区等全部实施了新农保,其余各县区也在部分村开展了试点,共计478个村,全市参保总人数接近200万人。
农民在享受改革试验成果的同时,又积极踊跃地投身火热的试验区建设之中。农民在享受城乡一体化成果的同时,又在实践中创造城乡一体化的新成果。这,正是魅力信阳的一道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