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水稻发展史和全国一样,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上世纪60年代改良种替代农家种,水稻单产由200多公斤上升到300公斤,70年代初“高改矮”水稻单产上升到400公斤,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常改杂”取得成功,我市水稻单产一跃越过500公斤大关。近年来,我市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幅度上升、面积不断扩大、单产和总产稳步提高,信阳水稻生产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但是我市水稻生产仍然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稻米品质差。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是籼型杂交水稻,稻米品质多在国标三级,国标二级稻米、专用稻不到总产量的10%。二是水稻单产徘徊不前。自上世纪90年代初杂交水稻大面积应用以来的近20年里,水稻单产一直徘徊不前。虽然近几年超级杂交稻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超级稻品种的区域适应性及栽培技术要求的特殊性,超级稻的产量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我市水稻大面积单产主要受当年天气条件制约,变幅大,高产的重复性、稳定性差。三是水稻栽培劳动强度大,轻型栽培技术在水稻移栽环节未得到普遍应用。由于籼稻播期较早,气温不稳,水稻直播不仅不宜在小麦、油菜茬口上应用,在冬闲田也难以应用。抛秧和机械插秧因秧龄时间短、弹性小,也不宜在小麦、油菜、紫云英茬口上应用。水稻移栽主要靠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用工成本高,严重影响着我市水稻生产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制约着信阳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2006年9月在我市召开的河南省“籼改粳”学术研讨会上,省内外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会议在对信阳推行“籼改粳”的必要性、可行性、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前景等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在信阳稻区大力发展粳稻生产,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提高单产,优化耕作制度,改变我省“南籼北粳”的种植格局,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是解决信阳水稻面临问题的可行途径。
信阳粳稻的发展始于解放初期,信阳从1956年开始进行双季早晚稻不同类型品种搭配试验,筛选推广了早粳搭配迟熟中粳及早籼搭配迟熟中粳的双季稻栽培模式,把我国双季稻区由长江流域向北推移到淮河流域。全市双季稻最大面积达到60万亩,双季单产达到600公斤/亩,比单季稻增产200公斤/亩。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双季稻被稻麦两熟逐步代替。80年代转入单季粳稻的开发应用,1985年~1987年,信阳再次掀起“籼改粳”高潮,先后示范推广秀优57、黄金晴、花粳2号等中粳品种,最大面积发展到12万亩,但均由于只注重品种选择和常规技术的改进,将粳稻与籼稻同期播种,致使粳稻抽穗灌浆期高温、稻瘟病、纹枯病或三化螟三代的严重发生危害,致使大面积减产或绝收,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不足300公斤,不及同期籼稻的60%,导致“籼改粳”的失败。1993年~1994年,罗山县示范郑稻5号6000亩,也因三化螟和稻瘟病危害致使大幅度减产。从此人们谈“粳”色变,信阳被有关专家认定为粳稻的不适宜种植区,粳稻的研究开发步入低谷。
上世纪末,市农科所再次立项对信阳“籼改粳”进行研究,在认真总结信阳“籼改粳”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粳稻的特征、特性和信阳特殊生态环境,反思在发展粳稻上的技术策略和措施,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终于找到了限制信阳粳稻高产优质的三大障碍因子:1.抽穗灌浆期高温危害,造成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品质下降。2.抽穗灌浆期高温高湿诱发稻瘟病、纹枯病流行,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3.粳稻叶色深绿,三化螟的趋绿特性致使三化螟三代集中危害。确定了推迟粳稻抽穗灌浆期的技术路线,制定了信阳粳稻晚播高产优质栽培对策,即将抽穗灌浆期由原来的8月上旬至9月上中旬推迟到8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避过8月上中旬高温高湿天气和三化螟三代孵化高峰期,播种期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由4月中下旬推迟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建立起信阳粳稻高产优质晚播技术平台,实现了信阳粳稻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该项研究成果2003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2004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推迟粳稻播期为核心技术,科研人员对信阳“籼改粳”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完善并建立起信阳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筛选和构建了适应于信阳不同茬口利用的粳稻品种群,初步完善了信阳粳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立了粳稻——小麦、西瓜——粳稻等高产高效耕作制度,并对粳稻机插秧、抛秧和直播等轻简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制订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以推迟粳稻播期为核心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完全适应于信阳稻区,多年多点示范均获得成功,每亩增产50~150公斤、增收300多元~4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