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备受负面消息缠身的郭德纲,9日低调出现在华谊某高层的生日晚宴上,不过他不久后便悄悄离开。在遭央视不点名批评后,11日,《人民日报》又发文点名批评郭德纲称是“他自己把自己‘骂’下了舞台。”对此,郭德纲本人选择沉默。《人民日报》称,在中国舞台和荧屏迅速飙红的郭德纲,无疑是被观众用关注和支持养活、养大并养壮的。5年前还籍籍无名的他,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在传统相声被商业文化挤对几将沦陷之际,他的用功和坚持,确实也为传统相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纲丝”们的力挺并非偶然。

然而,当大家对这一切还记忆犹新时,他自己把自己“骂”下了舞台。

演员自身实际上也承载着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若干期许。打人骂人事件的发生,使这个善良期许落空了,正如一些论者所言,“没有文明底线的‘后院’是不道德的据点”。即使受到媒体的冒犯,也有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打骂并不以为不对,无怪乎“纲丝”们失望,因为传统艺术的文化“气场”不对了。

当然,落空的也不仅仅是“纲丝”们,周立波、小沈阳等一些当红演艺人物近来屡有“状况”,负面表现同样令人遗憾、深思。

舞台确是“秀”场,人不如其艺乃习见之事。即便如此,“以德服人”、“德艺双馨”一直是中国传统艺人的最高追求。艺亦有道,早年在天桥撂摊的那些老艺人谁敢打骂“衣食父母”?行有行规,艺有艺德,这是传统艺术生存与发展之道。从艺术史来看,中国传统艺术的鼎盛发展必然与一代德才兼备宗师的出现有关。侯宝林、梅兰芳、常香玉……许许多多我们今天尊为“大师”的艺术家,除了极大地推动了某一艺术门类的本体建设外,他们对艺术最本质的贡献,是用人格和艺格,为职业赢得尊重,让“演员”这个身份被由衷地抬举。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