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第二个全民健身日来临前夕,北京确定恢复工间(前)操广播时段,从8月9日起,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固定时间里通过电台播出。

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的回归,旨在全面提升广大民众的健康素质。

工间(前)操曾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顾名思义,就是工作之前或工作中间做的体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的身体素质不甚理想,组织职工锻炼身体,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北京市职工体育协会秘书长吴孟群回忆说。

据介绍,应时而生的第一套广播体操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既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环境、激发了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对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时光倒退回20多年前,每天的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大街小巷会响起昂扬的广播操旋律,人们从车间、办公室里走出来,跟着大喇叭的音乐一起活动筋骨。两遍广播体操做下来,个个神清气爽。

从1951年第一套广播体操公布至今,大约每隔五年至六年,中国都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国民体质的变化更新一次,现在通行的是第八套广播体操。据了解,知名演员李连杰便是因为广播体操而改变命运,当年在北京厂桥小学读书时,李连杰因为姿态标准优美,被选为全校的领操员。随后,他又被什刹海体校的老师选中,开始学习武术。

“那时的生活条件虽远不如现在,但是很少得什么肥胖、高血压之类的富贵病,也没有肌肉劳损等职业病。”广播操全盛时期的景象,成为64岁的宋玉芹的温暖记忆,而对当下中国更多的年轻人来说,脑海里甚少有过“工间操”的概念。

金融街白领宋爽依稀记得小时候跟母亲上班时,和那些叔叔阿姨一起做操的经历。“现在别说氛围了,哪有做操的条件啊,上班时工作强度大、空间狭小,单位缺乏健身设施,下班时又要费时赶路、疲于应酬或忙碌家务,很难让锻炼身体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范云江告诉记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包括中央及地方的广播电台陆续停播了这档节目,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锻炼模式逐渐遭到冷落。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足,“存钱不如存健康”的观念开始流行,尽管上有面向中高收入者的健身会所、下有面向广大百姓的社区健身器械,游泳、瑜伽、跆拳道等五花八门的运动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中青年的体质健康却难言乐观。

前不久公布的《北京市2009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体力劳动的机会和强度减少,致使高血压、糖尿病成为常见病,包括郊区在内,患病率已经逼近甚至超过城区,而25岁至65岁的人群,是最缺乏体力活动的群体。

吴孟群说:“这种情况下,养生保健形成热潮不足为怪,最好的答案还是进行锻炼,我们需要做好因势利导,促进民众参与运动。”据了解,为了全面提升市民的健康素质,北京始终坚持工间(前)操的推广工作。每年的北京两会,都有代表或委员将工间(前)操的推广写进议案里。而申办、筹备、成功举办奥运会,使得全民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2009年8月,北京又正式启动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职工参与健身活动的比例,成为各单位一把手的考核指标之一。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台台长陈晖说,这次复播,我们保留以往喊号子的程序外,还将集公益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目前已经敲定了杨凌、罗微、杨扬、李素丽等人作为形象大使,以后还将会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或者召集明星领操员来推广工间操。”

“工间做操三十分,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韩子荣接受采访时说,“当然,集体做操并非唯一的选择,只要监督保证职工获得正常的工间休息时间,采取哪种方式锻炼应由职工自己说了算,包括跳绳踢毽子都算休息和锻炼。”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鼓励单位自行设计和编排健身锻炼项目纳入备选库,像花棍操既活动了身体,又锻炼手脑配合;瑜伽操特别适合女性职工,伴随轻柔的音乐,舒缓四肢、放松精神;座椅上的太极好似为在隔断里工作的白领专门设计,无论如何扭拧辗转,身体始终没有离开坐椅;而经络操的普及范围可以涵盖所有行业人员,表演者通过拍打手臂正面和背面、按揉后脖子和胸腔的穴位来疏通经络、舒展筋骨。

吴孟群说:“我们希望不断扩充备选库的内容,推出更多适应不同人群、场地的工间(前)操。大家要是觉得广播体操单调死板,可以换换口味;同时也要让备选库发挥好药房的作用,每人可以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各取所需。”(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