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赤水拍摄的丹霞地貌风光景观。8月1日,“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丹霞”项目是中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包含的6个申报点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张绍明  摄

随着中国丹霞项目入列《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地增加至40处。而此次申遗,采取了6地捆绑方式,引人注目。目前尚在巴西利亚的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披露了背后的故事。

“巴西时间8月1日18时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山崀山泰宁赤水龙虎山江郎山全部入选!”8月2日早晨5时50分,记者接到了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从巴西发来的短信。

虽然无从判断他此时的表情,但从一连两个感叹号,从六个申遗地之间没有顿号一气呵成,可以看出,这位54岁的专家是如何地激动和兴奋。“奋斗17年的事业,今朝终于功成。”

四代师承

推动“地方名山”升级

丹霞地貌是地壳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出现的特殊地貌类型,不仅孕育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而且具有极高的景观美学价值,具有重要的地球科学意义和发展科学考察旅行、科教旅游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而地处广东省北部的丹霞山,恰恰是杰出代表。

作为丹霞地貌研究的“摇篮”和大本营,中山大学对丹霞地貌的研究一直领先于国内同行,已有四代学者为之而付出了辛勤的耕耘:1928年,中山大学的冯景兰教授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沙砾岩命名为“丹霞层”。随后,同校的陈国达教授于1938年提出“丹霞地形”概念。此后,“丹霞地貌”的概念被中国地理学者沿用至今。经吴尚时、曾昭璇、黄进等人师传,到彭华已是第四代研究者。

早在20世纪80年代,彭华就来到了丹霞山,开始研究。“可能是凭一个地学工作者的专业敏感吧,我第一次见到它,就被它震慑了,感觉仅仅作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太委屈它了。”彭华深情地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帮丹霞山争取更高的品牌,成了发自内心的冲动,“有了更高的品牌不仅可以更好的发展旅游,更希望这个品牌形成更强的保护压力,制约不合理开发和破坏性建设,使之可以为全人类永久共享。”

从此,彭华一边潜心丹霞地貌的学术研究,一边以核心专家的身份,推动丹霞山从“地方名山”一步一步地升级为“中国名山”和“世界名山”:推动丹霞山成功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直至世界遗产,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丹霞山“总设计师”。

17年艰辛

终成申遗“大业”

早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旅游地貌学术讨论会上,彭华就提议丹霞山申遗。之后7年,韶关市几经研讨,均认为“暂时不宜”而搁置。2004年初,丹霞山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首批28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彭华再次提出,丹霞山的下一个目标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但由于韶关市政府未予响应,建议再次熄火。

两次出师未捷,彭华甚为沮丧,但并未就此放弃。他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丹霞山的价值会被进一步发掘出来,不断提升,而政府有关方面的认识也会慢慢转变”。

韶关在申遗上犹疑不决,反让其他丹霞景区捷足先登。2006年7月,在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上,湖南崀山提出全国丹霞地貌联合申遗的建议,得到各景区积极响应和建设部的支持,成为此次联合申遗的“牵头者”。

虽然被湖南崀山抢走“头把交椅”,但彭华很平和:只要是中国的,谁第一谁第二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丹霞地貌的重大科研和美学价值推出去,获得全世界的认可。

彭华没想到,在此后的申遗道路上,一路遭遇艰难险阻。特别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提出,申遗最初使用的名称“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而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

对此,彭华解释说,丹霞地貌的学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是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学科,国际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当IUCN专家建议用“丹霞景观”代替“丹霞地貌”来申遗时,彭华坚决反对:“如果一堆红色石头景观都可以申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也太低了吧!”在他看来,“景观”失去了地理地质学上的意义,贬低了中国学者研究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成果。经一番辩论,一个折中方案被采纳——申遗名称中的“丹霞地貌”改为“中国丹霞”。

巴西时间8月1日18时,对彭华来说终生难忘。17年艰辛波折,终成申遗“大业”,令他激动万分,当晚,他在给记者的邮件中抱歉地表示,“刚刚喝了许多酒,写不出东西。”

“申遗成功后,经济效益当然很大。”但彭华更看重的是学术效益,“丹霞地貌成功申遗,意味着这一概念得到国际地学界的认可,这是丹霞地貌走出国门的一个绝佳途径。”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