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2009年4月22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成立至今,我市把土地流转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土地流转快速有序的推进。截至发稿,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770万亩,其中,耕地362万亩,林地345万亩,水面46万亩,其它16万亩。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育大户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近8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有540万人,人均耕地仅1.2亩,部分山区县人均不足3分。“靠种田填不饱肚子,搞单干富不了村子”,不少人不得不举家外出务工,并由此造成大量耕地撂荒。只有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规模经营,让种田者专心种田、务工者放心务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自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土地流转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先后制定了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也分别制定了《农村土地流转实施细则》,印制了土地流转合同规范文本,并成立了土地流转仲裁或调解机构,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使合同双方放心流转。在实施过程中,我市针对供求信息不畅通,“要转的,转不出去;要租的,租不到”,土地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等状况,有针对性地在各县区分别成立了不同类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土地银行,乡、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积极支持、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租赁、承包、转包土地,扩大经营规模,保证土地流转得出去。特别是对种粮大户,在农村购置补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培育流转龙头。截至目前,全市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共流转土地770万亩,主要流向种粮大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以土地入股合作。农村土地流转流出了生机,转出了活力,昔日的“土坷垃”如今成了“金疙瘩”,全市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100亿斤以上,以河南省7%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省1/10强的粮食,满足了本市800万人的口粮和粮食加工企业需求,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光山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把以农村土地流转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丰富土地流转内涵,及时提出了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并将农村房权、地权、林权、水权都纳入在内,从而有效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一年多来,该县土地流转面积67.53万亩,占全县农用地的40.2%,其中耕地25.86万亩,林地36.25万亩,水面2.11万亩,其它3.31万亩,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数81500户。市级龙头企业天宝薯业有限公司、南向店粉条专业合作社通过延长脱毒红薯产业链条,促进了脱毒红薯的种植和粉条加工两大产业的发展,走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该县诚信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联兴油茶有限公司以文殊乡猪山圈基地为依托,(下转第二版)
盘活土地,让红色的老区人民富起来
(上接第一版)建成速生杨基地、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油茶园基和水产养殖基地不到两年的时间,迅速带动文殊乡、仙居乡、弦山办事处、槐店乡等13个村流转土地达2.5万亩,水面20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转移劳动力1100余人。
目前两公司常年用工500余人,季节性临时用工800余人,加快了非农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全国种粮大户刘正礼租赁本村土地2800亩,代耕代种6000余亩,利用自己的3台收割机、2台插秧机、2台旋耕机进行小规模经营,年收入80万元,解决了100余户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便利了农业技术推广,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建设了占地2700平方米的标准化育秧温室一座,购进播种机一台,秧盘10万张,育秧架700个,实行机械化育秧,预计年实现育秧栽插总面积6000亩。
据统计,光山县农民土地流转后,每亩土地可以实现350元左右的租金收入,有的土地流转收入甚至高于自己传统作物收入。另外可享受国家各种补贴约100元,外出务工还可以收入上万元,即便不外出务工,企业和外来业主通过租赁土地,为本地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从原来直接的生产经营者,变为企业和外来业主打工的农业工人,每年人均可收入近万元。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记者在采访时,上官岗村支部书记刘正双感慨地说:“土地流转让我们的一切都‘活’了起来!”
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土地流转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创新机制 让小田变大田
切实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是我市推进土地流转的一个有效手段,截至目前,全市比较规范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达到197家,基本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所、村有网点”的三级流转服务体系。
——平桥马氏茶叶合作社于2007年7月成立,它从茶叶协会发展至今,合作社已从最初的10几户发展到530户,专业工程师3人,茶园面积1.8万亩,其中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5000亩,固定资产1200万元,与270多户茶农签订了3000多亩茶叶购销合同,同时还有5个自然村设立定点收购站,采取“一分散六统一”的经营模式,即“分散种植、统一培训、统一收购鲜叶、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办了五期培训班,培训了1200多人,涉及了两个县区,走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今年前几个月,采摘鲜叶,农民平均增收了1500块的收入。经过茶叶合作社,统一了品牌,统一了销售,占领了市场,提高了效益。
——淮滨县固城乡作为豫东南一个农字号的乡镇,拥有许多粮食加工企业,试验区建设实施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由富贵粮油、永锋木业、丰收粉业等八家民营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河南省金贡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并注册300万元,从而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出资、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经营的“金贡仓”模式。据乡党委书记黄占魁告诉记者,成立“河南省金贡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以后,政府的参与提高了土地流转的公信力,更可以利用开发公司的雄厚资金,合理转包乡镇的土地。这样既可以解决个人承包大面积土地资金不足及仓储、运输等一系列的难题,也可为公司承包流转的土地进一步从事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保障,真正做到了企业有益,农民得实惠。通过打造“金贡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这一土地流转的新平台,目前,公司已签订了土地流转承包1·5万亩,涉及全乡6个地界相邻的行政村,1948户农户,其中,该乡白布、何湾、赵湾、黄岗等村,已流转土地37695亩。乡党委书记黄占魁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形式流转土地,我们算了一笔账,每户农民每年至少增收1万元,每个企业每年至少增收100万元,农业增产产生的效益更为可观:我乡一下子多出来3万亩耕地(其中路渠1·19万亩、平整废弃及村庄5000亩、净增耕地1·3万亩),同时,从增加收入,节省成本,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至少可以增加29%的粮食产量。
土地流转后,有力的助推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12.2亿斤,占到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强,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办土地信用合作社206家,建立土地流转中心197个,流转总面积达到770万亩,是改革前的7倍,其中耕地362亩,占总面积的40%;林地345万亩,占总面积的43%,另有水面46万亩,其它1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