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抓好的四项重点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关系”的重要论断,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把握。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十四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党的重要决议的形式强调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到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再到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号召全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探索中稳步推进,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比翼双飞,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偏远地区群众读书难、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等状况彻底改变,“十一五”文化惠民任务基本完成。尤其令人欣喜的是,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文化产业逆势增长,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这些成就雄辩地证明,党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强大生命力。
在充分看到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的同时,也要看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支撑的要求相比、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相比、和我国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综合国力的要求相比存在的差距。
从国内发展来看,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存在数量与质量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地区间不平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表现形式还相对缺乏,主流文化机构的文化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还有待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污染少、能耗低等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退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不仅成为一国在国际舞台上增强话语权、扩大影响力的有效工具,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价值进一步显现。要在全面开放的国际文化竞争环境中引导人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显著成就也充分证明,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新起点上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繁荣我国文化事业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以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委“一把手”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尽快建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必须的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思想观念,改革工作机制,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文明,对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加新动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优异成绩续写中华文明新篇章。(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